第一百章 賞劍大會(第2/3 頁)
江山、萬民朝聖之意。
各路參會之人以派別勢力為劃分,圍坐在高壇之下,玉石茶几上擺放著各式精緻的茶點。由於場地所限,真正設座的,只是各門各派的首領,或是割據一方霸主,其他隨行上山之人,便只能立於其後。“卓君宮”一派,被安排在了最正面的前排,此時蒼夜已然現身,端坐在座位上,而她帶來的四名女弟子,則恭敬地跟在她的身後。
眾人紛紛落座之後,俱都伸長了脖子張望。他們看壇上空空如也,性急點兒的,索性叫喊起來:“唐王,快把龍瀛劍拿出來讓大夥兒瞧瞧!”雖然壇下之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唐王府處除了派出一些武者維持秩序之外,包括秦王李世民在內的其他重要臣屬,卻是無一人現身。
待到日上三竿之時,一陣悠揚的簫聲響起,之後又傳來一陣擂鼓之聲。隨著這時起彼伏的樂曲,許多相貌出眾的年輕男女飄身飛上高壇,載歌載舞,緩緩地列好陣型。
飛身上壇的共計六十人,男女各半,分六列站開。男子身著勁裝武士服,手持長劍;女子卻是統一的宮女裝束,絲裙飄飄,纖手均捧著一支玉簫。
這一柔一剛的組合和著簫樂鼓音,在高壇上變幻著各種陣型。時而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時而如層疊湧動的波濤。更有化玉簫為揮舞之利劍;彈劍身和吹奏之長簫。雖說此等舞武相容、剛柔並濟的演出堪稱驚豔絕倫,然似乎臺下燥動的人叢中,卻並沒有幾人能平心靜氣地好好欣賞。
這一幕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舞蹈過後,李世民才自遠處飛落在高壇之上。此時,那六十名舞者卻退至那座高臺左右。他們看似漫不經心地垂手而立,實則卻是以某種陣型各自站好方位。
今日李世民內襯貼身軟甲,外著窄袖勁裝。他如電的雙目將壇下眾人掃視一輪後,朗聲一笑,抱拳說道:“在下乃唐國秦王李世民,今次由本王主持大會。眾位貴賓遠道而來,實乃我大唐國之榮幸!本王代我國皇帝陛下及唐國臣民,歡迎諸位!”
“廢話少說了!快把龍瀛劍拿出來吧!”說話之人是“峰花名樓”的少主葛毅。這猴急的少主方才等候之時,已經嚷嚷了很多回了。
李世民面帶微笑,毫不在意葛毅之言,繼續說道:“我大唐國廣發英雄帖,邀諸位到此,便是要在這賞劍大會上,與諸君共賞此曠世奇劍之風采。”他似是無意地向“卓君宮”一派瞥了一眼,他與蒼夜的目光一經觸碰,立即分開,各自盤算著心中的事情。
李世民邁著沉穩的腳步踏上那九十九級臺階,筆直地站立在高臺之上,他調動內力高喝一聲:“請劍!”
只見身著素白色緊身羅裙的黃伊榕,雙手捧著一隻錦盒,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壇,繼而踏上臺階,來到秦王跟前。她俯首躬身呈上錦盒,“秦王殿下,神劍龍瀛在此!”
壇下所有人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盯著黃伊榕手中的錦盒。壇上壇下有數百人之多,卻無一人發出聲響。想到傳說中的“龍瀛劍”將在下一刻公諸於世,許多人的眼中已暴射出異樣的光芒。
因黃伊榕在江湖上多次露面,故而不少人已認出了她。聯想到江湖上流傳的“她與郭旭揚關係密切”的言語,一些人對盒中之劍的真實性,又多信了幾分。
李世民神情肅穆,雙手接過。他緩緩地揭開盒蓋,將那柄劍自錦盒中取出。他將寶劍高舉過頭,提氣大喝:“這便是‘得劍即可得天下’的‘龍瀛寶劍’!”
高臺之下,那六十名舞者聞李世民之言後,立馬單膝下跪,反反覆覆地齊聲高呼:“逆龍天命難思量,澤瀛流斷水未央。星移氤氳玄黃現,神劍出鞘定蒼茫!”這六十名舞者皆為唐王府內精挑細選的武功高強之人,此刻他們暗含內力的呼聲在山脈間驚動天地,久久不散。
得龍瀛者得天下!這便是天下人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