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宴待李斜(第2/2 頁)
斜知道難免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來的路上已經想好要怎麼回答:“曹公是我妻父,也是我的前主。只是他識人不明,見事不公,聽信小人曹仁之言,誣我謀叛,而欲殺我,因此不得不投歸袁公。”
“聽你的意思,你是被曹仁逼走,而不是曹公。若是曹公見召,你是否仍然回去呢?”郭圖緊緊追問。
“如果不是曹公的意思,曹仁也不會敢殺我。現在我既已投歸袁公,除非袁公驅我,否則我便會是袁公之人。”
袁紹見李斜郭圖二人言語激烈,忙道:“公則,揚威將軍見害來投,又怎麼能疑於他呢。”他又轉對李斜說道:“不直,我若欲迎天子於鄴,你以為孟德會否應允?”
“必不允。”
“若使孟德遷都於鄄城呢?”
“亦必不允。”
“我若想離天子近,該當如何?”
袁紹因為皇帝在曹操手裡,每次有詔書來,他都覺得是曹操所發。
他也知道要迎皇帝到鄴城,曹操必不答應,所以想讓曹操遷都到兗州鄄城,這樣他就離皇帝近一些,有事通使也更方便。
李斜想了想才說道:“袁公若想離天子近,唯有引兵向許都,迎天子於鄴。”
“引兵?那豈不是與孟德開戰了?”
袁紹雖然強盛,但他也還不想與曹操開戰,因為冀州還有黑山賊張燕,幽州公孫瓚也還困守在易京。
除非幽州公孫瓚解決了,那時候才能和曹操開戰。
這時田豐接著李斜的話說道:“揚威將軍所言極是,曹操挾得天子,而詔令諸侯,如果袁公不想為曹操所制,必迎天子於鄴,才可安守四州。”
沮授也附和道:“揚威與元皓所議極是,如今曹操用兵荊州,我們正可趁其許都空虛,引兵突至,載迎天子。願袁公勿再疑慮。”
早在皇帝出長安的時候,沮授就曾建議袁紹派兵去迎接,只是當時袁紹怕接來皇帝會有諸多不便,因而作罷。
現在見曹操接皇帝在近旁,竟然有許多好處,他自己就曾被下詔書罵了一回,害得自己上了一篇長文以表忠心。
袁紹正在沉思,郭圖又說話了:“如果引兵迎天子於鄴,則與曹操決裂,要是曹操與公孫瓚南北兩面出兵,內又有黑山賊張燕為亂。只怕,到時候我們是得了天子,卻失了冀州。”
袁紹身邊部眾當時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穎川派,一個是冀州派。
穎川派有荀諶、郭圖、辛評,還有許攸。許攸是南陽人,和穎川相鄰,所以他也算是穎川派。
冀州派有沮授、田豐、審配、張郃。
因此,沮授和田豐都贊成引兵向許都迎天子,郭圖便會找出理由反對。
不過,郭圖說的也有道理,現在北邊公孫瓚雖然已被打怕,但他也還據有幽州。如果他和黑山賊張燕合兵南下,配合曹操領兵北上,那真的是難以應付。
袁紹見屬下意見並不統一,於是說道:“公則說的也有理,此事容後再議吧。”
袁紹又喚上舞女獻舞助酒興,眾人不再談公事,盡情歡飲。
李斜期間頻頻向沮授和田豐敬酒,頗得沮授與田豐好感。
宴罷之後,李斜帶著高順和護衛宿在驛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