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1/2 頁)
一般女孩子愛湊成一群集體行動的習慣在蘇筱晚身上一直不太明顯,特別是錢主任的外甥女小雯千辛萬苦跑來這大西北學習後發現,蘇筱晚和在a市的時候簡直換了副面孔。行動我行我素的沒個邊際不說,還容易突發奇想。小雯原本指望著這個海外學者能借此機會傳授自己一些特殊的技能,可來了好幾天連去巖洞的路都分不清楚,倒是陪著蘇筱晚把這村子周圍的山林、小湖泊、灌木叢甚至較遠些的荒原都慢慢摸了個遍。
對蘇筱晚毫無辦法的除了新來的小雯自然還少不了老古板吳大軍。
出現場是考古工作的規矩,吃完早飯大家就陸續去現場了,而吳大軍跟別人不一樣,他每次會晚一點到,因為他總要求廚房把剩的早飯再加熱一遍裝飯盒裡,全隊就他中午在現場吃盒飯,別人都回駐地吃熱湯熱菜。
他這個習慣已經很多年了,沈魏風開始也不知道他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後來他自己說工作是有連續性的,一口氣只幹了兩三個小時就停下來,這一天效率太低了。
世上總有這樣拼了命工作的人,但也總有蘇筱晚那種玩玩鬧鬧就能拿出不俗成績的人,他們可能都能在成功的峰頂相聚,可是走的路,經歷的風景卻完全不同。
沈魏風知道自己和這二人都不是一個路數,可是他還是希望蘇筱晚多少有一點老吳的拼搏精神,早日完成這裡的工作。
然而,蘇筱晚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特徵中都沒有吳老那種特質,她是隨意的,自由的,有時在中國人看來還帶著點不可理喻。
如今她的不著四六已經不限於自身了,小雯也很快上了她的“賊船”,與她在外面瘋得不著邊際,讓沈魏風扶額之餘毫無辦法。
不過,目前吳大軍最受不了蘇筱晚的就是她去現場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且每次去了待不到兩小時就找藉口回村裡了。
而讓沈魏風最為後悔的是,他兩天前鑑於蘇筱晚自由散漫的作風,特意把吳大軍調為3組的負責人,想提高提高這個組的效率,自己也可以暫時把之前積攢的分析工作儘快做完,好追上進度。
這個決定絕對是思慮不周的產物,吳大軍管理3組不到一天就開始向沈魏風抱怨蘇筱晚。沈魏風這幾天正在忙著處理資料,基本不在現場,為了搞清楚情況,好容易找來小雯瞭解情況,小姑娘臉紅心跳的話還沒說清楚,就聽見外面有隊員喊1號院有人吵起來了。
千萬別是蘇筱晚和吳大軍,沈魏風有點絕望地祈求奇蹟發生。
可惜,剛到了院門口就聽見吳大軍和蘇林晚的對話。
吳大軍口氣憤憤地:“你今天為什麼不到現場?”
“不需要去啊。去幹嗎?你愛從早到晚待在洞裡,那是你的事。我喜歡把手頭的情況弄清楚了再去現場。反正現在在裡面待著也不出活兒,再說石棺目前尚無定論,弄不好要出大亂子的。哦,對了,下回找我的話就在現場說,這是我和小雯的院子,男士不適合隨意進出。”蘇筱晚的回答和語氣都可以把吳大軍點燃。
“今天我和助手拓印了石棺上一部分紋路,你先看看。”聽得出吳大軍已經儘量控制自己的火氣。
蘇筱晚翻了翻圖紙,然後又遞還給吳大軍。
吳大軍這下徹底急了:“你今天不去現場,這個總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對確認石棺的年代和其棺槨方式都有很大的幫助。”
蘇筱晚還是不接圖紙:“你拿回去看吧,我現在有其他資料要處理,沒有時間。”
吳大軍聲音高了起來:“蘇博士,你現在和我是一個組,這個專案完結得順利與否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你也有責任。”
蘇筱晚站直身子:“我和你的方法完全不一樣,而且現在工作的進度還不到我發力的時候。你認定了這是棺槨,而我並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