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好不容易閒下來一時半刻,池霽忽然很是好奇國內娛樂圈的情況。
於是他趁著旁邊整理檔案的翟英還沒走,望著遠處的高樓,指尖轉動著手裡的鋼筆隨口問:「翟英,你對娛樂圈瞭解嗎?」
翟英年紀和池霽差不多,身材高挑儀表堂堂,五官也是十分附和主流審美的型別,臉上總是帶著笑,整個人的氣場斯文沉穩,彷彿無形中給人一種信賴感。
他年輕又長期呆在國內,多多少少對這個行業有所瞭解,更何況近期因為陸長明刻意做了許多的功課。
聽到池霽這麼問,翟英並不意外,他把手裡的資料夾規整好之後放到桌邊:「瞭解個大概吧,只有皮毛,太深的內幕可能比較欠缺。怎麼了池總? 」
池霽食指輕輕在桌面上敲了敲,眸中光影流動:「像是陸長明這樣的屬於什麼樣的明星?」
聞言,翟英輕推高挺鼻樑上精明且幹練的金屬方框眼鏡,緩緩道:「娛樂圈藝人的分類相對來說比較雜,有演員有歌手,還有一些透過選秀或者資本包裝出來的偶像。演員分實力派和偶像派,分大熒幕和小熒幕。歌手分寫歌的和唱歌的,開演唱會的和不開演唱會的。陸先生這樣的,以我並不專業的定義,應該算是歌手。」
池霽聽得雲裡霧裡,根據自己那些相對淺薄的瞭解試探著詢問道:「偶像歌手?」
「怎麼說呢……」發現池霽沒怎麼理解清楚,翟英接上這個話題深入解釋道,「偶像本身是個褒義詞,指被人崇拜的物件。但如今娛樂圈很多藝人都是包裝出來的產物,可能會唱歌跳舞或者演戲,但都距離專業歌手和演員有一定距離,靠臉吃飯的居多,忽然爆火和突然無人問津都是家常便飯。所以漸漸地,那些只有粉絲吹捧沒有實力的藝人經常被人詬病說只能做偶像。而陸先生是專業歌手出身,靠自身外表和性格的綜合優勢吸引到了眾多粉絲,是娛樂圈內比較少見的實力派偶像。」
經過翟英一波詳細的科普,池霽懂了。
他再次望向遠處高樓上陸長明的巨幅海報,眨了眨眼:「所以陸長明在國內應該特別有名?」
「不止國內的池總。」翟英驚訝於自家總裁對於娛樂圈知識的匱乏,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回答道,「陸先生的單曲在全球音樂節得過獎,專輯銷量亞洲第一。您即便對這個不瞭解,也必然知道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全民自媒體時代,流量意味著商業變現。用娛樂圈很常見的一個名詞來形容的話,陸先生屬於頂流,他的每一分鐘都帶有無法衡量的商業價值,可以實時變現。」
聽到全球音樂節和亞洲第一這兩個關鍵字之後,很少把情緒擺在明面上的池霽睜大眼睛,眸中是顯而易見的震驚:「那他為什麼要給我們公司代言?」
「呃這個……」翟英的表情在那一瞬間變得十分微妙,回道,「平心而論的話我們品牌型別本身就有特殊性,對於代言人的需求度是可有可無的。而理論上來講別說是代言,就算單純的產品推廣都很難請到陸先生這個咖位的明星。您和他不是同學嗎?我以為這是您給公司帶來的人脈資源。」
提起品牌型別,池霽內心大寫的尷尬。
他靠在椅子上輕揉眉心,無奈道:「這人脈資源是自己跑來的,和我沒關係……」
翟英站在辦公桌邊,聞言微微一笑:「其實對於我們公司來說這是無異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陸先生出道以來很少接商務代言,截止到目前只有一個服裝品牌和一個彩妝品牌。這兩個牌子都是國貨,銷量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自從他代言之後很快就在國際上排的上號了。這種影響力可想而知,說一句一點都不誇張的話,我們工廠流水線的機器很快就要冒煙了,代言的訊息一旦公開,產品短時間內必然供不應求。」
池霽握筆的手微微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