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4 頁)
》為《春秋》之別名)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 孫教授說要想搞清楚「地仙村古墓」究竟有什麼秘密,必須先知道「觀山太保」的來歷,這夥「觀山盜墓」之徒,與傳下「燒餅歌」的明代奇人劉伯溫淵源極深。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為了反抗元朝暴政,各地農民起義蜂起,俗話說「亂世必出奇人」,此言實在不虛。 當時,朱洪武龍興「大明」,將胡人逐回漠北,一日在金鑾殿上以燒餅為「象」,請劉伯溫推算今後天下興廢之事,但天機難言,於是劉伯溫當即做「燒餅歌」,據卦撰詞,將明代以後的興亡成敗之數,都藏於這首歌訣之中。 這是民間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不入正史,實際上劉伯溫確實曾為朱元璋演卦推算,但事情並非如同那些野史傳說一般。 在朱元璋還未「面南背北」之時,劉伯溫就覺得此主是「真龍天子」,將來必有「九五之尊」,於是投到他的帳下效力,由於劉基劉伯溫談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問之,劉伯溫一向對答如流,屢獻良謀奇策。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與元兵交戰,軍中糧糙接濟不上,陷入苦戰,恰好劉伯溫求見,便以僅有的幾個燒餅款待,隨後二人說起當前局勢。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眼下我軍雖然處境艱難,只因天時未到,等時機來臨,我主必定能成就一方大業。 朱元璋隱隱聽出劉伯溫的話裡有話,似乎在暗示自己將來能當「皇上」,再加追問,果然如此,便說:「當年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親自在河邊連拽了姜子牙八百單八步。結果周王朝一脈,得享了八百單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軍師所言,我朱元璋這輩子能有開國定基的福分,不敢奢求江山永葆萬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聖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國運就很知足了。」說罷,便請劉伯溫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龍興的氣運能有多少年。 劉伯溫見帳中正好有幾個燒餅,於是當即以此為「機數」,佔驗得出「卦象。但最後所獲的結果,卻遮遮掩掩地不肯對朱元璋明說。 朱元璋說世間地得失成敗,都是天意,但講無妨,沒什麼可忌諱的。劉伯溫這才說按此卦象來看,胡人雖將敗亡,但北龍氣數不衰,將來這錦繡河山,還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國運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聞言大驚。他倒不是為國運長短擔心,擔心什麼呢?主要是這些年南征北戰,曾經見過許多被盜毀的荒墳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諸帝的陵寢附近,如今只剩下幾個巨大的土坑,裡面雜糙叢生,多有狐鬼出沒。 在元滅南宋之後,這些帝陵都被胡人盜空了,南宋皇帝的屍體也慘遭蹂躪,都被與牛馬豬狗的骨頭混在一處,給埋在了「鎮南塔」下,看宋陵遺址,當真是「田豎鞭骷髏,牧童掃精靈;如今荒涼虛無地,昔日君王埋魂處」,其景象之悽慘,足令見者嗟嘆,聞者傷懷。 朱元璋說,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幾百年後還能佔據天下,我即便真當了「皇帝也高興不起來,怎麼呢?這世上沒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真能將胡虜逐回漠北,光復漢家河山,建立這等功業自是快事,可世上從沒有不死仙藥,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終,「真命天子」恐怕也難逃馭龍歸天地一日。 天子死後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麼下場?還不都被胡人所平,我當了皇上,在位的時候有「文臣武將」保駕,死後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區佈置了大軍守陵,卻早晚要有一日過破山河碎,改朝換代多是天道迴圈的定數,計較不得,這最要命的是將來要亡在胡人手中,咱們現在蕩平胡虜,其輩子孫一旦得勢,必要大肆報復今日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孫入藏在皇陵……還不是都得被jian賊們一發掘出來鞭屍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陵寢的荒廢景象,再想想自己將來的下場,不免心生寒意,即便當著「皇帝」又有什麼滋味?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精通南龍風水,就問他世上有沒有什麼辦法,使「皇陵」永遠不會被胡人盜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