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陶瓷業: 西夏陶瓷業,除少量高階瓷器自宋朝輸入外,大部分為自己燒造。
從考古出土的陶瓷看,西夏燒制的瓷器產品計有白瓷碗、白瓷盤、醬色 瓷碟、玉壺春瓶、瓷硯、瓷人頭像、白瓷碟、白瓷高足碗、白釉瓶、醬 黑釉瓷碗等的碎片和醬褐釉剔花瓶等。這些瓷器雖然不乏佳作,如 5晁補之:《雞肋集》。
1包拯:《包孝肅奏議》卷9。
2《長編》卷146,慶曆4年正月庚子。
3《長編》卷165,慶曆八年十月丁亥。
年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敏蓋村發現的醬褐釉剔花瓶兩件,瓶身刻有牡 丹花紋,造型凝重大方,是西夏陶瓷工藝中的佳品1,但大多數瓷器,胎 質欠細膩,器形單調,技術上比不上宋瓷。
磚瓦業: 瓦為建築的基本材料,西夏民間房屋,俱為木柴結構,不用磚瓦, 但皇宮官署,貴族官僚邸宅,均用磚瓦建築。隨著磚瓦需求量的增多, 西夏後期統治者對磚瓦生產十分重視,設&ldo;磚瓦院&rdo;機構來專門管理磚 瓦生產。從建國後對銀川市西夏帝陵區的發掘遺物看,建築材料實物有 磚、瓦、鴟吻、龍頭、獸頭,等等。磚有條磚、方磚兩種;瓦分板瓦和 筒瓦,其中筒瓦有青灰和琉璃二種;而琉璃瓦又有深藍與深綠兩種顏色。
當有獸面紋與花卉紋、虎頭紋滴水等等。鴟吻有綠琉璃和青灰二種。這 些磚瓦等建築材料,均為就地燒制,這從陵區東部邊緣發現的數十座西 夏磚瓦和石灰窯址可以看出。
玉器加工業: 主要分佈於河西走廊的沙州一帶。如公元1004年(宋景德元年)四 月,&ldo;曹宗壽遣使以良玉名馬來貢&rdo;。公元1050年(宋皇佑二年)&ldo;沙 州骨篤末似婆溫等來貢玉&rdo;1。這些貢玉雖然沒有新疆和闐玉那樣有名, 但它證明河西走廊沙州、肅州一帶產玉並有玉器加工業。
金銀製造業: 西夏統治者為了滿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在其中央的十六司機構 中,設有文思院,專門管理金、銀、犀、玉等高階用品的製造。從 年以來出土的大批金銀器看,表明西夏手工業匠人比較熟練地掌握了 鑄、鍛、焊、拋光、切削、鑽孔、鎏金等工藝技術。如1976年,寧夏靈 武發現的一批銀器中,有曲腹缽、敞口碗、盒等,造型輕巧,外表光瑩、 厚薄均勻。有的器底有線雕臥牛圖案,有的缽、碗內底有墨書西夏文, 註明器物重量2,等等。
此外,西夏手工業還有造紙業(西夏統治者曾設造紙院來管理造紙 業)以及作為家庭副業的釀酒業(採用蒸餾釀酒法),等等。
二、手工業生產者的身份 西夏手工業無論官營、民營其生產者都不是奴隸。以涼州手工業者 為例,如《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碑文最後,將刻碑,修塔工匠的名字 諸如任遇子、劉狗兒,等等,與官員、僧侶並列刻於碑上,說明其匠人 的身份屬於一般的老百姓。至於民營手工業者的身份,《馬可波羅遊記》 雲: &ldo;(涼州)當地居民經營商業和手工業&rdo;1,既然從事手工業者 為一般&ldo;當地居民&rdo;,其非奴隸明矣。
第四節西夏的商業 1《內蒙古文物古蹟簡述》第59頁。
1《宋會要輯稿》第198冊,《蕃夷》5之3。
2《寧夏石壩發現墨書西夏文銀器》,《文物》1978年第12期。
1陳昇俊等譯:《馬可波羅遊記》第51章,《涼州王國》。
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西夏的商業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西夏 商業分國內貿易與對外貿易兩類,現分述之。
一、國內商業 西夏國內商業的有關史料,不僅缺乏而且零星。但僅從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