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在這個大爭之世,賦就是一個無底洞。(第2/2 頁)
到,那位權傾大秦的文信侯與未來的始皇帝,政道出現了分歧。
而且這個題目,不寫不行,寫了得罪人。
沉默了許久,岷這才開始提筆:秦法嚴苛而周密,秦法之不足,下吏竊以為,當非叛國,謀反,取消族滅,誅殺首惡,餘者罰為刑徒,送往最為兇險的工地,遇赦不赦。
當取消讓人致殘之刑,改為刑徒。
至人殘缺,難以勞作,不如廢物利用,以增刑徒之數。
亂世用重典,當今之世,乃是大爭亂世,雖有窮則變,變則通之理,但,變也易生亂。
如今秦法,正當其時。
下吏竊以為,當大秦席捲天下,並六國為一,才是論秦法缺失之際。
放下管筆,岷不由得苦澀一笑,這便是他的選擇,也是他內心所想,秦法再不好,那也是成法,那也是秩序。
戰國爭霸之際,驟然變化,兇險誰也不清楚。
第三日。
竹簡上,題目只有一個。
論大秦東出。
岷笑了笑,提筆開始書寫:富國強兵,以待天時。
培養官吏,以備不時之需。
滅韓以取三晉,亡燕以攝齊與東胡。
大決淮北,鯨吞荊楚。
........
當岷走出考舍,只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這些題目,太過於超綱了。
完全可以用來考核,大秦的京官,而不是他們這些地方小吏。
他要去好好的睡上一覺,以解心中乏力。
.......
國府之中,呂不韋一臉的肅然。
自從上一次勸諫秦王政,呂不韋心頭始終沉重,彷彿壓著一塊巨石,久久不能釋懷。
根據他的觀察,少年秦王絕非庸才。
不僅眼光獨到,而且極有主見,是他生平未見的天才。
這個時候,呂不韋敏銳的察覺到,秦王政信奉秦法,對於諸子百家學說,雖然讀的很深,但骨子裡是看不上的。
他倒不是怕秦王政不推崇秦法。
畢竟,秦法在大秦,便是治國正道,是國策。
他想要推行新政,秦王政這一關,怎麼都難以避開。
若是秦王政態度明顯的推崇秦法,他有無數方式,說服秦王政接受新政,讓他清楚,補秦法缺失,乃是國人共願。
如今,讓他如芒在背的是,秦王政在壓制自己對於秦法的熱情,對於他這個仲父的教悔,不允許有任何的辯駁。
一直很有主見的秦王政,在這件事上,彷彿沒有了主見。
這讓呂不韋心中很是不安。
他不是趙姬那種蠢貨。
呂不韋清楚,自己在大秦的權勢,根由來自於何處,一旦他與秦王政分道揚鑣,他就失去了立足大秦的根基。
“鄭貨,備車!”
呂不韋終究坐不住了,他要進宮見趙太后:“去甘泉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