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付梓成書(第2/2 頁)
的基本,趙爽知道劉洪打算將其作為自己八十歲的禮物,但也不願見其每夜埋首卷帙。
“這個我省得,若不是國家催著要,我還真想每天只寫一點呢。”劉洪哈哈笑道,不以為意的說道:“聽說了麼?國家登基就要滿二十年了,雖說國家不欲操辦,但此時天下太平,萬物欣然,也耐不住底下人想投其所好。格物院那些人近年採訪老農,鑽研農耕,整理農器,還想寫一部《農經》出來。太醫院的華佗、張仲景他們也各有醫書傳世,眼下更是在一同彙編本草、整理醫書……我們經營科不說進獻,但說教授後生,沒有一本提綱挈領的書怎麼說的過去?”
皇帝重視儒術,本身就是經學大家,時常來太學講經,但也不是獨尊儒術,而是在儒學為主的基礎下,任各家自由發展,尤其是以格物院、經營科為代表的墨家,明法科為代表的法家也深受皇帝重視。
“劉公辛苦了。”趙爽知道劉洪急切的心情,著書立說、開宗立派,讓後世人景仰,這是所有讀書人孜孜以求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放眼太學,各科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明經科自不必說,經濟科奉《管子》《範子計然》等書為圭臬,明法科也有了《法典》作為學術砥柱、根基的著作,治劇科雖然沒有,但據說也在準備收集每年的詔書政令、歷代的典章制度與官職變遷,最後編一個《通典》,此事已經得到皇帝首肯,數來數去,似乎也只有經營科沒有拿得出手的著作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我老啦,要是能再多活十年,不,五年,我也何至於這樣急切……”劉洪突然感慨說,他有時感到生不逢時,因為自己的前半生幾乎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但又感到幸逢其時,在他人生的最後二十多年裡遇見了明主,不僅尊重他的所學,還讓他將算術發揚光大。
“太醫說劉公身體康健,無病無災,還能再活二十年呢。”趙爽急忙寬慰道。
劉洪沒有說話,擺了擺手,在僕人的幫襯下上了車,才輕聲對趙爽說道:“回去吧。”
趙爽站立一旁,拱手等待劉洪的馬車離去後,這才回轉。
隨著大運河計劃開始了前期部署,整個太學的師生都在為此而忙碌,比如經營科在計算土石、水道;經濟科在預算所需的物力財力;治劇科在設想一應的治理措施;明法科在彙編集議相關的法令科條……明經科,明經科正在準備寫文章歌功頌德,運河還沒開始修,就有人開始準備寫《運河賦》了。
皇帝為了鼓勵太學、格物院鑽研實學的風氣,特下詔表示會對採納了意見的學生予以獎賞,折讓那些以功名利祿為目標的寒門學子一股腦的轉向了經營科等雜學科。
讓時人鄙夷多年的技藝隨著多年的發展與支援,也逐漸開始擺脫‘奇技淫巧’的惡名,加之此次運河計劃,讓大部分士人對技術開始有所改觀,或許匠人與方技真的有益於民生。
喜歡興漢室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興漢室【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