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暴君》(第2/3 頁)
扔給甲兵。
看著御帳外列陣護衛的宮分甲士,耶律化哥加速跑起來,直奔草原深處。
此刻,青天雲山跟前,正有四個人在等著他。
瞅眼耶律化哥袖上的鮮血,望著青雲下的木葉山,一位二十一歲的青年感慨道:“不愧是睡皇!又要冬眠了,五年來,國政交給太平王,軍事交給北院大王,然後睡覺,飲酒,殺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復何及……”
頭戴冠巾,腰繫玉帶,一身窄袖長袍襯著高瘦的體型,於風中獨立,英姿別具。
這便是大遼國如今的二皇子耶律賢。
自幼被皇帝養在永興宮,卻聽了十幾年夜間殘殺的哀嚎聲。
親眼目睹父皇母后被謀殺,鮮血與死亡,對他來說已成頭頂浮雲。
南院樞密使高勳終於第一個打破沉默,“暴君早已民心盡失,臣懇請二皇子速速決斷大計!”
駘蕩春風霎時呼嘯,吹得眾人都看著耶律賢的背影。
中書令韓匡嗣對眼侍中蕭思溫,朝耶律賢拜道:“若謀大事,不可不請示北院大王耶律屋至。”
蕭思溫即刻接道:“賢弟說得對!大王乃四朝元老,輔先皇御極,又擁立了當今陛下,穩定大遼民心所向,二皇子決定大事,必須請示大王。”
“呵呵!”高勳瞥一眼蕭思溫不以為然道:“大王雖是國之柱石,但畢竟久居邊陲,遠水解不了近渴,難道我等還不夠嗎?蕭侍中!”
高勳瞅著蕭思溫道:“我等都是肱骨之臣,二皇子一旦決定大計,我等當不惜一切代價扶二皇子承繼大統!太平王手握國政,趙王手握大軍,蕭侍中卻只念著北院大王,難不成還有別的打算?”
“你!”蕭思溫瞠目欲怒,知他故意挑釁,甩袖子就朝耶律賢拜道:“二皇子!臣之忠心,天地可鑑!”
想那太平王和趙王都是蕭思溫的女婿,韓匡嗣就朝蕭思溫搖搖頭,卻聽耶律賢哀聲道:
“‘小山壓大山,
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
從此投外國。’”
這首流亡詩,正是耶律賢的爺爺“讓國皇帝”耶律倍所作。
因為皇位之爭,身為皇長子的爺爺異國遇害。
因為皇位之爭,身為皇帝的父親也被叛將謀殺。
現在,謀臣們又要推翻皇帝擁立自己,其間滋味,大遼再無一人能夠體會。
安靜片刻,高勳揚聲又道:“自古國事無仁恩!推翻暴政哪有坦途?大舟開拔,風浪必然洶湧!太祖創業之巨遠勝漢唐,既是大漠草原霸主,就該有明主君臨天下!當今大遼唯英武睿智的二皇子可繼大統!哼!先帝爺何等雄才大略,可當今皇帝卻殘暴昏聵,為大遼萬年計,也該是時候了!”
蕭思溫回眸道:“該是什麼時候了?高樞相真想造反?”
高勳怒道:“皇帝白天睡大覺,晚上飲酒到天亮,太平王弄權誤國,北院大王不管不問還幫他們平天下,你們說!我等把腦袋別在褲腰前,密謀如此之久究竟為何?難道要坐等待斃嗎?”
韓匡嗣揚聲道:“陛下無子,二皇子早晚登基,若像高樞相這般心急,遲早出大事!陛下對我等早已瞭如指掌,要不看在二皇子的面上,我等腦袋早就搬家了!”
高勳氣道:“你這是廢話!不替二皇子分憂你的腦袋就安全啦?我等立誓鞠躬盡瘁,臨近大計怎能退縮不前?我不信皇帝知道咱們的謀劃,韓大人過慮了吧!”
甩袖子他就站到了二皇子身旁。
蕭思溫捋胡一笑,道:“高樞相謬矣,陛下雖然殘暴誤國,但絕非無能之輩,十八年來,內外叛亂數不勝數,都被他一一平定,高樞相豈能不知?當今大遼,能穩江山者唯有北院大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