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番外:洲際導彈(第2/4 頁)
間的爭鬥,已經深刻的影響了全世界。
就算是我國,現在也是隻能悶頭髮展,只希望不要被落後的太多。
但有的時候,底子太差,就會發現,根本就追不上對方的腳步。
57年,美蘇相繼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我國雖然早就已經開始了理論方面的研究,只是迫於經濟方面仍然和美蘇存在較大差距的原因,無法制造出來。
還能怎麼辦,只能勒緊褲腰帶,努力加油幹了。
結果,緊跟著,美蘇又相繼完成了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工作,這下可好,還能怎麼辦,繼續勒緊褲腰帶加油幹吧。
就這般,每隔上一兩年,甚至幾個月,美蘇兩個就放一個衛星,把我國的上層都要搞得自閉了。
如今,經過幾年的研究,我國終於製造出了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而如今,終於要進行試射了。
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
但如果不成功,那造成的財產損失,對於如今的我國來說,那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但是,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也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上級調撥了大量的資金,進入到研究之中。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屠總設計師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大,哪怕是平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表情管理,此刻也是因為緊張而緊緊地皺在了一起。
終於,當時間來到預定的發射時間的時候,屠總設計師反而放鬆了下來。
一切準備就緒後,當發射的命令下達後,屠總設計師不由得閉上了眼睛,然後祈禱著事情一定要順利。
..........
7月25日上午八點半左右,早就已經抵達預定海域的我軍艦艇編隊已經準備就緒了。
此刻的海面上,懸掛著我國海軍軍旗和國旗的我軍艦隊,正在太平洋南部某海域準備著。
整個艦艇編隊,由一艘1.2萬噸的遠洋打撈船以及九艘南海艦隊的艦艇組成。
整支船隊,總計10條艦船。
遠洋打撈船,是由我國江南造船廠,於60年新制造的一艘用於遠洋深海打撈物品的新型船隻。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造船工業,也是有了蓬勃的發展。
如今,我國的造船廠,已經具備了噸位超過萬噸的民用船隻的建造,同時,具備了對萬噸以上軍用艦船的改造能力,且具備建造最大7000-8000噸級的軍艦的建造。
而此次的行動,由南海艦隊組成的護航編隊,總計由八艘艦船組成。
首先是旗艦南昌艦,南昌艦,是一艘由我國自主設計並製造的新型052型導彈驅逐艦的一號艦。
052型導彈驅逐艦,最早於52年開始設計,並且經過多次修改後,於58年下水的一款標準排水量約6200噸的新型水面艦艇。
這款戰艦,裝備有1座150毫米艦炮,三座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器和四座37毫米雙管機關炮,兩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器。
是一款可以同時對海和對空打擊的多用途海軍艦艇。
也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海軍艦艇。
戰艦下水後,最終被命名為南昌艦,並於60年交付海軍,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
說實話,這款軍艦有著種種缺陷,但不可否認,這已經是我國現如今能夠拿出來的最先進的艦艇了。
而除了一艘052型導彈驅逐艦之外,便是四艘標準排水量3350噸的054型導彈護衛艦,分別是。
054型導彈護衛艦,首艦於56年4月下水,並於58年交付海軍,此後,以每年兩到三艘的速度下水,期間,每艘船都是做了一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