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2/2 頁)
垂憐。
她又問到傅博延的經歷:「那麼您父親傅博延呢?聽說傅家人後來都逃去了臺灣,怎麼您還留在了永平?」
老人說:「解放軍打過來的時候,我祖父祖母都已經過世。大伯弄來了船票,但能帶走的人數有限,就只帶了大伯和二伯兩家人。我父親他……」他說到這裡神色一頓,似乎略有些難堪,停了停,好像下了一個決心才說:「他早年同一個大漢奸走得近,一起做過生意,因這事名聲不大好。後來日本人走了,他也坐過牢,吃過許多苦頭,大伯二伯為此同他不怎麼親近。」
不親近恐怕是委婉的說法。傅博延一個頂著漢奸罪名的人,親人撤走時唯獨留下了他,想必境況是悽慘的。傅謹英又從盒子裡找出一張照片:「這是家父的遺像,享年五十七歲。」
照片上的傅博延形容枯槁,顴骨突出,頭髮只剩稀疏的幾根,瘦得幾乎看不出年齡,哪裡還有當年的風采。她問:「他是因病過世?」
傅謹英又頓了頓,臉上露出悲哀,淡淡說:「家父早年受過槍傷,一直疾病纏身,後來家裡條件不太好,他的病也沒得到好好治療。他過世的時候是在牢裡,過世的原因倒不是因病,是被活活餓死的。」
她在心裡算了算年份,傅博延五十七歲時,應該是中國最動盪的那些年。她心中感概萬分。惠貞的死,同傅博延有直接聯絡,而他自己捱風緝縫,勾結鑽營,最後似乎終於搭上了章先生的線,卻也因此逃不過淒涼結局,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報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