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守護者任務(第1/2 頁)
(上一章已經補齊。)
第一條就是遼西走廊,就是後來的山海關一線。
就幾條口子。
從古北口,喜峰口,冷口這三道口子翻越燕山山脈,可以直入中原腹地。
第二條就是陰山山脈與燕山山脈之間的一條道口。
口子叫張家口,從張家口一分為三,往南有三條路。
第一走宣化,懷來,過居庸關,也可以直入中原腹地。
或者經宣化往南柺,過陽原,蔚縣,破紫荊關,同樣也可以直入中原腹地。
或者從張家口,繼續往南,過淮懷安,天鎮,大同,破雁門關進去中原。
這幾條路都不怎麼好走,中原王朝為了防禦北方來的威脅,歷朝歷代都在此佈置了重兵,想強攻,幾千年來也沒幾個遊牧民族有那實力。
這條道的三條路分別代表了三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上谷郡,代郡,雁門郡。
數千年來,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所有的戰爭,都是圍繞著這三郡來展開的。
中原王朝要想征伐草原,也是從這三郡走出去的,看過漢武大帝的都知道,劉徹排兵佈陣,衛青出代郡,霍去病出上谷郡,說的就是這裡。
這三郡以宣化,蔚縣,大同為核心,層層設防,關口眾多,遊牧民族吃飽了撐的才會來硬打。
第三條道就是窩闊臺如今要死磕的潼關。
天下黃河十八灣,最美最險在潼關。
潼關就像一堵牆一樣,堵在太嶽山與秦嶺之間,隔絕了關中平原與中原的通道,窩闊臺想出潼關,難難難!
(以上資料來自頭條大佬三晉清泉,各位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張偉如今聽寶音所說,他家老丈人想繞道,這讓他如何不懵逼?
寶音重重的點了一下頭,然後直勾勾的看著他。
“我有一次偷聽我父汗跟人秘謀軍務,聽到有人說,蒙古大軍要借道大散關,繞過潼關防線,經過宋境直插金國腹地。”
張偉如遭雷擊,腦中頓時一片空白。
對啊,從那些重重關口攻不進去,那特麼就繞道唄。
要繞道,就繞不開他的大散關。
也只能從大散關。
從陳倉道南下,出了四川,一路往北打,同樣可以直取中原腹地。
“孃的,不行,不行,不能從我那裡過。”
張偉把頭搖的跟個撥浪鼓似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能放人過去。
三關五洲防線何等重要,事關四川千萬百姓安危,要是讓蒙軍長驅直入,在裡面亂殺一通,那他還不成了歷史罪人?
即便是如今宋蒙結盟,蒙軍遵守盟約安分守己的過關,那也不行。
如果讓蒙古人看透了這條防線的虛實,或者在山裡藏個千而萬把人,到時候宋蒙開戰,這些人一出來兩面夾擊…
想想都可怕。
事實上張偉的擔憂不是沒道理,歷史上就是窩闊臺的三兒子闊端借道大散關,繞過秦嶺,出其不意的出現在關河防線的背面,兩面夾擊,助窩闊臺一舉突破潼關防線,完成了滅金大業。
事後闊端雖然遵守約定,退出了宋境,不過也讓他把三關五洲防線的虛實看了個底朝天,為以後攻破大散關,直入四川奠定了基礎。
“此事不行,絕對不行,只要有我在大散關一天,蒙古大軍就休想過去一兵一卒。”
張偉語氣堅定的道。
也不知道孟拱怎麼跟窩闊臺談判的,這種事怎麼可以答應?
這……
寶音公主一時無言以對,不知道是該勸說張偉同意還是不同意借道。
恭喜應召者,激發稱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