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5 頁)
軍機們不透氣,清流就把眼光放到了李星沅身上,李星沅多精啊!一句與楊家有隙,非要扳倒楊家,就把清流們遞來的橄欖枝給擋了回去。
軍機們不支援,李星沅不入夥,清流們這才反過來拉攏京官,可這個時候,多數的京官也反應過來了,軍機們悶不出聲,李星沅抓著楊家死纏爛打,林則徐頂著清流們硬捍,清流們抓著洋務說事兒,能說了算的聖上也躲在紫禁城看熱鬧。
朝廷的各方勢力,各打各的套路,這麼個亂局。該不該進去摻活。京官也有自己的取捨。精明的跟著李星沅不疼不癢的瞎起鬨,激進的策應雲貴總督林則徐,淺嘗則止的談談洋務之利,半生不熟的則是直接稱病閉門不出,愚鈍的那些,就誰也不幫,傻呆呆的跟著看戲。
李星沅不攻訐洋務,就是在幫助雲南。清流們的實力雖說不小,但沒有京官們襄助,他們想壓住挾著安定雲南之功的林則徐,也不是很容易,口誅筆伐說的嚇人,但定不了罪,那就是白費唇舌,縮在紫禁城的道光帝,就成了事情的關鍵。
清流們屢次上書,要治林則徐誤國誤民之罪。可道光帝卻耍起了把式,偶感風寒稱病宮中。什麼摺子也不批,什麼奏疏也不看,清流們傻眼了,要說清流們沒腦子,也算不盡不實,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們還真不是傻子。
皇帝、兩江、雲貴,這是合起夥來坑他們這幫子耍嘴皮子的,雲貴的林則徐出主意,兩江的李星沅扯後腿,紫禁城裡的皇帝看戲,他們這幫清流就是耍把式的猴子。
現在攻訐林則徐的摺子還不是那麼瘋狂,一旦有些話越了雷池,就該是看戲的收拾演戲的了,大局已定看來,林則徐提議購置輪船的事情,他們不能再掣肘了,不然就要危及身家性命了。
事情的結局到了大多數人都能看明白的時候,也就漸漸接近尾聲了,李星沅揪著楊家不放,林則徐明裡暗裡保著楊家,清流們抓著洋務不撒手,林則徐則是硬碰硬的毫不客氣,京官們或明白、或糊塗,也跟著走了一遭。
事情的結局,以道光帝出頭而結束,實力最弱的林則徐,在李星沅手裡吃了點小虧,楊傢俬用鹽船,擱哪都說不過去,但皇帝打的板子,還是有分寸的,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楊士勤先是被貶職、罰奉,然後就是暫署雲貴川三省銅鹽大使,裡裡外外,林則徐與李星沅一戰面前算是平手。
林則徐與清流們一戰,卻是稍勝一籌,大開洋務之事肯定不會被透過,購置輪船往京師解銅,卻被朝廷默許了,但是有一條,那就是朝廷沒有銀子劃撥,購船的資金需要自籌。
京官們則是白忙活了一場,誰也沒撈著好處,誰也沒受到責罰。
清流們這次卻是扮了一回牲口,被李星沅和林則徐還有紫禁城的道光帝,好好的溜達了一趟,該反對的沒反成,該幫忙的沒幫成。
兩江的李星沅,雖說賺了,也只是小賺一筆,靠上楊家的謀劃算是成了,但打壓楊家的謀劃,卻是無疾而終,暫署官職與罰奉,對楊士勤來說無關痛癢,只要去年的滇銅,順利的解進京師,說不定聖上還得給他加官進爵。
引發此次疆臣暗戰的楊家,也算是吃了點小虧,沉江的一千多條火槍,只撈上來三百多條,至於老爺子楊士勤的貶職暫署與罰奉,有沒有都是一樣,這個不算損失。
收穫最大的就是看戲的道光帝了,穩坐紫禁城看戲,讓清流與李星沅結仇,讓清流與京官們結怨,黨爭的頭算是開了,滿臣無力遏制漢官,就只能讓他們內耗了,雖說黨爭誤國,但也好過漢官的實力過分坐大。
分化漢官的謀劃成了,滇銅復起之事步入正軌,但楊家在道光帝的心裡,卻留下了陰影,六十船洋貨,不聲不響的就到了大清,這楊家的膽子未免有些大了,先不說是不是林則徐攛掇的。
這事兒,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