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孽緣良緣(第2/4 頁)
顧青深深地道:「夫妻一世,不論是良緣還是孽緣,終歸是此生的緣分,我不希望你我夫妻變成仇人,否則我的人生未免也太失敗了,這輩子我都在儘量避免失敗,好讓此生不留遺憾,殿下,你已參與了我的人生,希望我們今生有始有終。」
萬春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道:「好的,願你我有始有終。」
夜已深沉,兩人之間的氣氛卻突然陷入了尷尬。
該洞房了,但心結未解,洞房未免有些勉強,這樣的氣氛下,顧青也沒有洞房的興致。
沉默良久,顧青和萬春突然同時開口:「今夜……」
然後兩人又同時停頓,顧青等了片刻,繼續道:「今夜我已有些醉意,不宜同房,不如我去書房睡,你也早些歇息。」
萬春俏臉頓時閃過失落之色,乖巧地點頭。
顧青又問道:「你剛才想說什麼?」
萬春臉蛋浮起一抹潮紅,輕聲道:「我……也想說不宜同房,我今日累得很。」
顧青點頭:「看來果真是夫妻心有靈犀,咱倆想到一塊去了,你早些歇息吧,你的宮女們就在屋外,有任何需要叫她們便是。」
說完顧青起身便走了。
屋子裡只剩了萬春獨自一人,搖曳昏黃的燭光下,萬春的臉頰被燭光照映得或明或暗,聽到外面已沒了動靜,萬春咬了咬唇,喃喃道:「其實剛才我想說的是,今夜……留下來。」
恨恨地踹了矮桌一腳,萬春咬牙道:「這麼多年過去,還是一根呆木頭,一點兒沒長進!」
…………
第二天,顧青清早就起床了。
這幾日恰逢朝堂休沐之日,諸官署不理政務,顧青也難得清靜一日。
一大早洗漱過後,顧青坐在院子中間的銀杏樹下,手裡翻閱著一摞厚厚的奏疏。
奏疏是關中河南兩道各州刺史遞來長安的,各地官員奏疏的格式仍然未變,名義上都是向天子上疏,但實際上顧青早已吩咐各地奏疏到達長安後便截留下來,由他先翻閱過後,再交由進奏院與諸朝臣商議,有些不需商議的事宜便由顧青獨自決定下來了。
關中河南各州刺史的奏疏上詳細稟奏了安置十萬難民之事,按顧青的吩咐,刺史們親自來長安城外接走難民,各州都分配了數千到一萬餘不等,按各州空置土地的大小決定安置難民人數的多少。
這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顧青領著朝臣們忙活了一個多月才堪堪對難民們做出統籌安排。
今日各州刺史的奏報呈來,總體來說算是比較妥當地安置了,難民以家庭戶籍為單位分配土地,每家每戶或多或少分到了一些,當然,其中難免有些不公或是不服的現象,人心難知足,土地也分良田和中等田,自然會多出許多事端。
好在刺史們處理民怨頗有經驗,半哄半施壓之下,難民們都被妥善安置下來,官府在同一時間發下了糧種,趁著春播的最後時限將糧食種了下去,顧青從長安撥付的賑濟糧草也到位了。
十萬難民聚集在長安城外時,像一隻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如今分別安置後,如同涓流匯入大海,難民重新回歸了農戶身份,從此又是大唐的溫順百姓,年復一年辛勞耕種,填飽全家肚子的同時,未來還能為國庫交稅納糧。
坐在銀杏樹下,顧青合上奏疏,長長撥出一口氣,神情閃過一抹輕鬆。
終於解決了這樁大麻煩,甚好,今日理當吩咐廚子多做兩個肉菜,自己與妻妾們小酌幾杯聊作慶祝。
心情正是舒暢時,一雙輕柔的手撫上他的兩邊太陽穴,輕輕地給他按揉著。
顧青沒回頭,聞到身後的一股香味便知是皇甫思思。
「王爺太辛苦了,這幾日朝臣休沐,王爺卻也一刻不得閒,還在打理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