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鹽水蜂炮(第1/3 頁)
和香港不一樣,在臺灣元宵節是要放假的,趕上週五連著週末會放三天的假期。
藉著要去臺大開研討會的由頭,林嶼寧特地選擇在元宵節當日飛往臺北,為此他還放棄了帶個學生一同去開會。
目的便是逃離過節,而實際上的研討會是在下週一,他能夠偷得兩日半的閒暇時間。
也正因為是閒暇時間,在落地桃園機場後,在林嶼寧看到了習羽的那條帶有定位的朋友圈的當下,他也想要去現場看看鹽水蜂炮,去看習羽口中的和周邊人共譜的當下和唯一 。
他就這麼鬼使神差的,坐上了開往臺南的高鐵。
跟著列車南下,林嶼寧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好像此刻並不屬於自己。
久違了的衝動與期待擠滿了整個胸腔,彷彿能聽見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比言語更加擲地有聲,他能藏得住什麼。
剛入夜,不遠不近的跟著神轎,所到之處,鎮子上的人便點燃鞭炮。
不遠處煙花在頭頂上炸開,各種烽炮煙火,爆竹衝透雲霄,聲咎如雷,滿天烽火,煙雲罩霧,既美麗、又壯觀。
在來之前習羽是沒有這樣的預判的,防護從頭到腳,走起路來像只肥碩的企鵝,在束手束腳中可以體會的到如此盛大的快樂。
帶著全包裹的頭盔,連脖頸處唯一可以洩露聲音的地方都被頸巾塞滿。
習羽邊說邊比劃著,carla和李舒然也是,聲音並沒有傳播出去,在空間不多的頭盔裡迴響著。
其實這時候也不需要什麼對話,肢體就足夠表達歡呼和雀躍。
傳聞中鹽水蜂炮的習俗可追溯至清朝,居民都相信在元宵當天,身上被炸得炮愈多,來年運勢就會愈旺。
也就是習羽一直躲在神轎的後方,生怕自己被蜂炮炸著,才不管什麼寓意習俗。
步調不一致,習羽還是和carla還有李舒然走散了,或許是因為這條路上有太多的人和她們有著一樣的防護,如果不能手牽著手,那走散就成了必然。
其實也只有習羽自己明白,她是一個喜歡在車水馬龍的地方求獨處的人,特意慢了半步的步調,是她對自己和朋友們的成全。
「你在哪?我們去找你?」
「你把定位開啟,這樣方便匯合。」
「我們兩個在一起,只要找到你就可以了。」
carla和李舒然給習羽發了很多條微信都沒有得到回覆,興奮減了大半。
人太多了,很難在人群中找到一個並沒有明顯特徵的習羽,在兩人著急的要求助在一旁待命的警察的時候,carla一直在撥打的語音電話終於接通了。
“你在哪啊?”
carla的語氣有些著急。
“我也不知道。”
習羽話說的不緊不慢,連音量都和平常無異。
在一陣陣的蜂炮聲中,carla只聽到了「不知道」的尾音。
“你別動,開啟定位,我們倆去找你。”
李舒然看不得兩個人的磨磨唧唧,直接給出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然哥,你相信機緣嗎?”
習羽用的是普通話,李舒然被她這沒來由的話問住了。
她信也不信,李舒然看了眼carla,神色一瞬的慌張。
“我覺得走散了就走散了,你們不用來找我,天亮之前,我們該重逢的時候就會重逢,即使不是馬上相逢,我也很期待。”
習羽這話說的很矯情,她知道,換了別人她也不會這樣講。
可對面是李舒然,她相信她們之間的默契。
習羽選的方式沒錯,李舒然懂了習羽的意思,但是嘴上卻不想稱了她的意,習羽不需要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