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共繪鄉鎮企業發展藍圖(第1/11 頁)
開完煤炭經濟發展專題會議後,劉強中意識到不同地區的特色產業發展對於國家經濟的多元支撐有著重要意義。江蘇,作為經濟強省,其鄉鎮企業的發展歷程一直備受矚目。劉強中決定前往江蘇考察,深入瞭解這些年江蘇鄉鎮企業的發展情況。他和秘書馬玲玲以及隨行的幾位工作人員,一同踏上了前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行程。
機場內人來人往,喧囂熱鬧。巨大的指示牌清晰地指引著方向,廣播裡不斷傳來航班資訊的播報。劉強中步伐穩健,眼神中透著對此次考察的期待。秘書馬玲玲緊跟在側,手中緊緊抱著裝滿資料的資料夾,裡面有江蘇鄉鎮企業的各類資料包表、發展案例分析以及此次考察的詳細行程安排。同行的工作人員也都精神飽滿,各自帶著專業裝置,準備記錄考察中的點點滴滴。
登上飛機後,劉強中選擇了靠窗的位置坐下。飛機緩緩起飛,城市的景象逐漸在腳下變小,最終被連綿的雲海所掩蓋。劉強中望著窗外,思緒飄向了江蘇。他知道,江蘇鄉鎮企業起步早,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異軍突起,經歷了從簡單加工到產業升級、從本土經營到走向國際的蛻變過程。此次考察,他希望能全面瞭解江蘇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飛機平穩降落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走出機艙,一股溫潤的空氣撲面而來,與北京乾燥的氣候形成鮮明對比。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既有古老的韻味,又充滿現代的活力。機場內裝飾著具有江蘇特色的元素,精美的蘇繡屏風、典雅的江南水鄉壁畫,無不展現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劉強中一行在當地接待人員的陪同下,乘車前往江蘇省政府會議室。在這裡,江蘇省相關領導和負責鄉鎮企業工作的同志早已等候多時。會議室裡,大螢幕上展示著江蘇鄉鎮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桌上擺放著厚厚的資料冊,涵蓋了江蘇鄉鎮企業的產業分佈、經濟資料、典型案例等內容。
會議伊始,江蘇省省長率先進行全面彙報:“近年來,江蘇鄉鎮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從發展歷程來看,早期我們憑藉著靠近大城市、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從簡單的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等行業起步,逐步積累了資金和技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積極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鄉鎮企業向製造業、電子資訊等領域拓展。
“目前,江蘇鄉鎮企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涵蓋機械製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在產業叢集方面,我們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叢集,如蘇州的電子資訊產業叢集、無錫的物聯網產業叢集、常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叢集等。這些產業叢集透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大大提高了產業競爭力。
“在企業規模上,湧現出了一批大型企業集團,它們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同時,眾多中小企業也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創新能力方面,江蘇鄉鎮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了一批企業研發中心和創新平臺。透過技術創新,企業的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市場份額逐步擴大。
“然而,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方面,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要求提高等因素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在技術創新方面,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部分企業在核心技術、高階人才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也對我們的出口型企業造成了一定衝擊。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強政策支援,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鄉鎮企業發展的政策,包括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