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你看,這就是!**親筆題詞!**,那在過去就是皇帝,這就是御筆親書,別的報沒的比!”
梁夏想,御筆親書的這一面,內容肯定比較重要。他在上面發現了一張照片。照片是一排上了年紀男人的合影。
艾校長泡好茶,照舊下樓去拿報紙,這樣他就在樓梯轉角看見了坐在樓梯上看報紙的梁夏。梁夏看的是《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艾校長有些難以置信——在這多民族混居的地級市裡居然出現了看《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小學二年級學生,這不是奇蹟,簡直是詭異!
“你在看什麼?”艾校長問。
梁夏指著頭版照片中間一個身材不高的軍裝老年男子說:“他到我們家來過,我爸爸後來跟他去北京工作了。”
艾校長差點從樓梯上摔下去。
那位身材不高的軍裝男子姓鄧。
川滇之地山勢險峻,抗戰最艱難時期曾被視為中華最後生命線,陪都重慶曆經數餘萬次日機轟炸竟安然無恙,可見地貌得天獨厚,向南的邊境線上便是聞名世界的滇緬公路,滾滾塵煙中,盟國援華物資夜以繼日輸入中國。建國後,戰時遺留下的部分隧道被加以改建,形成了西南地區的軍事重地,作為生活居住在這片地區的普通人,艾校長只依稀聽說那些深山中的軍工廠常有最高階別的領導進去視察,此地天高,而皇帝不遠。
艾校長有點思緒混亂,但他還是想起一個問題:“你怎麼沒去北京呢?”
梁夏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想拿艾校長說過的話回答可能比較好,於是他找到了一句理由:“我爸爸對我要求很嚴。”
梁夏此時的四川口音聽上去忽然令人心驚肉跳。
艾校長自己在理思緒:“那就是阿普奶奶和你爸爸認識,要不就是親戚。”
梁夏沒做聲。
艾校長又問:“你是不是有事找我?到辦公室談吧。”
梁夏跟著到校長室,沒有按艾校長的示意去坐,而是說:“我要當大隊長!”
“可以考慮。你的年齡比同年級孩子大那麼點,比較懂事,成績也很優良。最重要的是,品行非常好!我一向堅持認為,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嘛!”艾校長微笑地喝了口茶,說,“梁夏呀,到下學期,我一定介紹你和新同學認識!說不定你們的爸爸是同事吶!”
“我爸爸不認識別人!”梁夏飛快的說。
艾校長繼續點頭:“是啊,這個工作的性質,安全方面要求比較高了。這樣吧,你看下學期學校增設一個大隊長好不好?你和新同學共同擔任,也正好互相學習嘛!”
梁夏表示同意。
艾校長又說:“暑假常來我們家玩吧!艾北和你是同桌,你們要保持友誼呀!”
梁夏覺得不能多呆,看樣子艾校長接下來說的話沒完沒了,而且大有可能是他不知如何應對的,於是他對艾校長敬了個隊禮,掉轉身正步走出門。
全年級第二名的成就,阿普奶奶已很滿足。晚餐準備了牛肉湯鍋和乾巴,洗了些松茸菌、洋芋、蔓菁和青菜做火鍋輔材。老少倆吃得很高興,阿普奶奶自己的孫子最好也只考到班級前十,她尋思這撿來的孩子似乎有些福氣。
“過些天,我就幫你辦戶口,這樣你就正式和我是一家了。”阿普奶奶注視著蒸騰的火鍋霧氣,似乎陷入回憶。老太太身量瘦小,神態也並不慈祥,鮮有笑容,和此地的多數女人一樣顯得精幹。她說:“你進家門的那天是三朵節。你是漢人,不知道三朵,這個故事是說,從麗江西邊遷來三兄弟,長兄住在玉龍雪山西坡太子洞,二兄住另一座山上。三朵是老三,住在玉龍雪山西坡懸崖中。他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跨白馬,他對一個國王說:你每天供獻我三隻獸,會享大福。國王照辦,卻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