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2/2 頁)
誰也無力隻手迴天。大英帝國的血脈和榮光,已經在三個多世紀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現在,它已經日落西山,徒具空殼了。
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和史達林依仗美國的工業和俄國的實力,竟把英國當成小夥計來對待。邱吉爾表面上氣壯如牛,內心卻受到了傷害。這種傷害,又轉成了肉體上的疾病。
英國真地不行了嗎?
金錢、海外殖民地和傳統,曾是大不列顛的三根支柱。金錢已枯竭,殖民地漸漸喪失。僅僅剩下了傳統。
傳統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
它是無定形的、非物質的、無法確切形容和比擬的東西。它不是黃金,不是地產,不是工廠,也不是艦隊。它是一種精神。一個民族在它上千年的歷史中,經受了各種挑戰,經受了自然的人為的磨難和挫折,勝利和順境,失敗和奮鬥,消沉和墮落,侵略他人或遭人入侵…,在這種歷史的坩鍋裡,民族之魂得到了熬煉,獲得了升華,變成了一種精神上的永恆之物,無論時移世易,無論異域他鄉,它都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民族的精靈會感召人們,變成各種各樣的力量。
什麼是英國的傳統呢?
也許是它的政治、它的謀略、它的創新和它的保守,它的尊嚴和它的靈活……
也許是它的海權。
汽車開到海軍部時,邱吉爾想到了這一點。
英國海軍部拱門,是兩條反弧向外的石質建築。兩個大門開在它的正中,過去的年代裡拱門上掛著煤氣燈。幾個世紀以來,無數英國海上名將在這裡進進出出。拱門東邊,就是特拉法加方場,落滿了鴿子,四隻石獅環衛著維多利亞時代雕塑家蘭舍爾做的納爾遜爵士像。這個廣場上的海洋氣息,海國傳統,海權統治,使邱吉爾感到了鼓舞。幾個世紀過去了,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德國人向它挑戰,結果都失敗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