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從那天起,一股沉悶肅殺的氣氛籠罩著全艦。人們很少說話,埋頭幹活。在荒涼、陰森、黑暗、孤寂、寒氣逼人的阿爾塔峽灣,除了幹活又有什麼出路呢?幹活才能戰勝寒冷、空虛、寂寞,瘋狂的工作和唯一的目標會使人忘記失敗的局面和失望的悲傷。由於種種原因,修理工作的工效大增。
無法用船塢抬升船體焊接,乾脆用水泥把幾個漏水的小艙封死了。技工們設計了水下焊接具,焊好2號柴油機艙。沒有吊車,用幾十個油壓千斤頂頂起了三千噸的炮塔,然後用大鐵錘把彎曲的軸承滑道校正。各種規格的電燈無法配齊,就用鐵絲把電燈泡固定,拆掉燈座。從漢堡經奧斯陸到納爾維克開闢了專門的空中航線,一批批亨克爾‐111運輸機運來大批零件。鄧尼茨上將自從一九四三年五月從大西洋撤出被打得焦頭爛額的u艇後,集中致力於瓦爾特型潛艇的試驗工作,甚至有精力來照顧&ldo;北方的孤獨女王&rdo;‐‐現在,連德國人也這麼稱呼&ldo;提爾匹茨&rdo;號了。鄧尼茨已經認識到德國的頹勢難以挽回,他便儘量推遲大廈的傾覆。當他的潛艇已經無法把盟國艦艇施在大西洋時,他便注意到&ldo;提爾匹茨&rdo;牽制英國本土艦隊的事實。他一旦認識到這點,立即全力以赴地行動。&ldo;提爾匹茨&rdo;拖航回國,顯然是不可能的,它立即會被英軍用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擊沉。鄧尼茨決定大力支援戰列艦修復工作,只要條件許可,幾乎是儘量滿足。
英國轟炸機群忙於襲擊德國心臟地區的工業設施和兵工廠,破壞德國的人造石油工廠和軸承廠。他們著迷於從地圖上抹掉一個個德國城市和工業區,這些地方的誘惑如此之大,以至於&ldo;提爾匹茨&rdo;號顯得微不足道了。除此之外,一九四三年的北極長夜氣候非常惡劣,幾乎創下了記錄。大片積雲和暴風雨區一直覆蓋在北挪威地區上空。英國飛機對此無能為力。偶爾有一兩次闖到阿爾塔,沒等看清楚就被高射炮趕跑了。
凱雅峽灣兩岸,德國水兵和技工們狂熱地施工。他們分成三個班次,輪流下船工作。一些不太重要的德國軍艦和挪威船上的零部件被拆下來,拼裝到&ldo;提爾匹茨&rdo;號上。原來補給&ldo;沙恩霍斯特&rdo;號的油料、零件和人員,也移交給&ldo;提爾匹茨&rdo;號。菲格爾少校指揮了一個團的德國國防軍部隊和一個黨衛軍保密單位,駐紮在阿爾塔峽灣方圓幾十公里的群山中,士兵接到命令:住何身份不明者一旦出現,就開槍射擊。船臺、用活動房子改裝的臨時車間和&ldo;提爾匹茨&rdo;號船艙中,二十四小時播放著輕音樂以鬆弛人們的神經,緩和人們的疲勞。有時也播放激昂的樂曲,象希特勒喜歡的華格納的歌劇等等,德彪西、海頓、舒伯特和莫扎特的樂曲,也時時被人們點播。
隨著修復工程的進展,人們計程車氣漸漸提高了。在昏黑寂寞的北國異鄉,不見陽光,不見綠色,不見親人,不見女人,不見任何能引起人們對生命聯想的東西,當人們喪失了祖國感、宗教感和家庭感的時候,修復&ldo;提爾匹茨&rdo;號變成了唯一的目標,變成了精神上的寄託,變成了一種信念。德國人素來就有守紀律、服從命令‐甚至是盲從、擅長機械的傳統,現在更是得以發揮。德國人能吃苦,肯於鑽死衚衕,文化水準和訓練水準又較高,一旦這些能力產生了聚焦,形成了潮流,就會變為可怕的力量。這股力量推動著修復工作日夜兼程趕工。當格林艦長宣佈他以軍官的誓言保證,一旦戰列艦修復,只要元首批准,它將載著全體官兵返回離別了三年的德國時,狂熱的努力又達到了高潮。
現在,奇蹟終於實現了。&ldo;提爾匹茨&rdo;終於修復,重新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