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華歆的小馬車在前面慢慢走,兩人在後面隨便地聊。五木擅長和各種人打交道,面對華歆這種聰明學霸型,五木就儘量多聽少說,只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虛心求教者的地位就行了,華歆自會滔滔不絕地講,五木只是偶爾順著華歆的話提幾個問題即可。
讓五木頗感意外的是華歆竟然並不怨恨管寧,言語中依然流露著對管寧的尊重、敬佩。華歆的朋友們大多是學霸型別,一起做學問倒是不錯,但日常交往起來卻比較麻煩。相比而言,華歆眼裡基本算是&ldo;文盲&rdo;五木卻是個不錯的交往物件,這個&ldo;文盲&rdo;言談舉止卻另有一股傲氣和可愛,與五木的交往讓華歆更自信也更輕鬆。
送出三里多,華歆說就在這裡告別吧,五木也不再堅持,拱手道:&ldo;華老師回中原有什麼打算啊?&rdo;華歆對五木選用的這個&ldo;老師&rdo;稱呼感覺很受用,也拱手道:&ldo;在下欲先回平原老家看看,然後去京都洛陽。&rdo;&ldo;哦&rdo;五木只知道劉備曾在平原呆過,但他實在弄不清確切時間,便言詞含混地說道:&ldo;聽說劉備劉玄德好像在平原一帶啊。&rdo;
(作者按:不懂三國歷史,其實一點不怨五木,責任在鬧心大哥,身為本書作者翻著各種史書都弄不大清楚,人家五木手頭連《三國演義》都沒有,怎麼可能弄清楚。)
&ldo;哦,在下與鄧公子所言劉公並不相熟。&rdo;華歆其實是聽過劉備名字的,只是在他眼裡劉備實在算不上什麼人物,但五木既然有此一說,華歆怕五木與劉備有什麼淵源,所以便推說並不相識,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尷尬。
五木說道:&ldo;劉備劉玄德也可算是一位大英雄啊,現在雖然未成氣候,但日後卻必將幹一番大事。華老師若有意倒不妨去拜訪一下。&rdo;五木恍惚記得華歆日後應該是投奔了曹操,但五木畢竟屬於&ldo;三國演義系學員&rdo;,這類學員的共同特點:把劉備當正統,諸葛亮當偶像。
五木覺得應該把華歆這樣的學霸級博士待業生推薦給缺人的&ldo;潛力股&rdo;劉備是很恰當的安排,但他自然不會知道,像華歆這樣的&ldo;待崗人員&rdo;想找個工作太容易了,三國時代哪有現在這麼多大學畢業生啊,學霸華歆想找個&ldo;高管&rdo;級工作絕對是個小case,有&ldo;龍首&rdo;&ldo;職稱&rdo;的華歆怎麼可能屈身去劉備那種創業剛起步的小作坊。
華歆也不好表露自己的內心的高傲和對劉備的不屑,但他知道五木卻是出於一番好意,便簡單敷衍了幾句感謝的話。
五木有些失望,華歆也感覺自己方才敷衍得太多草率,有些對不起五木,便從身上摘下一塊玉牌塞到五木手中。&ldo;難得與鄧公子如此投緣,&rdo;華歆十分誠懇地說道,&ldo;此玉在下佩戴多年,今贈與公子,還盼他日相會。&rdo;五木推辭不要,但華歆十分堅決,五木只好施禮感謝,只是自己拿不出合適的回贈,讓五木覺得實在沒有面子。華歆倒並不在意,笑著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你來我往地互贈東西反而顯得俗氣了。
兩人客套再三,不停施禮,才算是完成了複雜的送別儀式,華歆上了馬車,揮手作別。
五木目送華歆的馬車漸漸走遠,才感覺到與人分別時內心特有的那種淒涼。拿起華歆贈的玉牌,玉牌入手感覺十分沉重,白色的玉閃著獨特的色彩,五木舉在陽光下仔細觀看,吃了一驚:這竟然是塊貴重的羊脂玉!
華歆竟送了這麼貴重的禮物給自己,這讓五木越發感覺沒有回贈禮物給華歆實在是太有失臉面了。總不能白拿人東西啊,五木突然有了主意,大喊著追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