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戲曲教化和時代楷模(第4/4 頁)
。
很快一個在漢軍護衛的馬車隊進入長安城當中。
扶蘇找到一個儒生拱手行禮道:“楚人扶蘇見過兄臺,敢問兄臺尊諱?”
人少拱手行禮道:“齊人管弘”
扶蘇繼續問道:“會稽郡太守葉騰很有名嗎?怎麼他來到長安城會有如此多人激動?”
管弘欽佩道:“今年天子上計,雖然還沒有公佈情況,但會稽郡將會是我大漢上繳錢糧前三的郡縣。太守葉騰到會稽郡不過兩年時間,卻建鹽田,制海船,興漁業,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讓一個貧瘠的會稽郡成為了魚米之鄉。
據說在會稽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魚肉,會稽鹽更是佔據了江東半壁江山,靠著魚鹽行業的收入,會稽郡成為了天下最富裕之地。會稽郡歌謠道:太守葉騰執政忙,一年富裕民安康。兩載政通人心喜,百姓和諧笑語長。”
扶蘇恍然道:“原來是一個能吏。”
管弘道:“關鍵太守騰對百姓是真好,關中百姓也是知禮之人,太守騰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擁戴太守騰這樣的好官了。”
扶蘇遲疑道:“這種訊息雖然不是什麼機密之事,但也只有大漢的高層能瞭解吧,兄臺是如何得知這些訊息的?”
管弘笑著拿出一本書籍,上面寫著《大漢月刊
“此事已經天下皆知,大漢有能力的太守,《大漢月刊都有專門的報道。”
而後管弘羨慕道:“英才得遇明主而侍,天子還主動為英才揚名,陛下簡直是上古明君,我等真趕上好時代了。”
徐凡只是按照他習慣宣傳,但對天下士林造成的轟動是巨大的。這個時代的人爭名奪利,名還在利前。
像徐凡這樣主動為臣子揚名還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極大滿足了士子的自尊心,對比始皇帝的行為,徐凡的形象在士子心中已經成為了千古名君。
很多儒生都激動的稱天子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對於言必稱三代的儒生來說,這已經是最高的地位了。
扶蘇接過管弘的書籍就翻到首頁。上面就就有介紹葉騰政績的文章。興修水利,開墾田地,什麼帶領百姓建設鹽田,抗擊天災,興除弊病,總之把葉騰兩年做的政績清清楚楚的寫出來。
在這兩年時間,會稽郡的人口增加了3成,田地面積增加了五成,修建兩百里水渠,稅賦增加了十餘倍,會稽郡百姓卻家家糧食滿倉,能做到幾天吃一頓魚肉,這點即便是陳郡,南陽都很難做到。
扶蘇又翻了幾頁,後面還有介紹陳郡太守商農的,說什麼商農不忘初心,即便成為太守,依舊在田地間勞作,他管理的陳郡,更是糧食連年豐收,稅金連年暴漲。
今年陳郡的稅金居然達到了10萬金,看到這個數字扶蘇滿了不可置信,當年他也輔助過始皇帝處理政務,大秦最高那年稅金也沒超過30萬金,現在一個陳郡稅金抵得上大秦稅金的三成,這簡直不可思議。
前面一個葉騰是堪比管仲樂毅的天縱奇才,現在這個商農能力德行之高,堪比上古先賢,什麼時候天縱奇才和賢者如此多了,而且還紛紛投靠漢帝,這一刻扶蘇都懷疑漢帝真的就是天命所歸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