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思想衝突和財政危機(第1/5 頁)
第129章 ,思想衝突和財政危機
景濤回府邸之後,景逸馬上派人點燃爆竹並且向四周宣揚道:“今日我兒歸家,我景家大擺三天流水席,大家都過來,不要客氣。
四周的百姓聽到這話,都笑呵呵說著恭賀的話:“祝景老爺公侯萬代!”
聽到這話景逸開懷大笑,他家本就是楚國宗室的後代,只是楚國覆滅,他家一下掉落凡塵了,現在他兒子上進,在義軍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家族復興看到希望他如何不高興。
景家流水席一直連擺了三天,不過真正來吃的人並不算多,因為此時陽縣衣錦還鄉的不止景濤一個。
陽縣算是龍興之地,當初那批跟著徐凡起義計程車兵成為軍官的非常多,他們有假期,自然要回到自己家鄉,所以這段時間整個陽縣有點像後世的春節,爆竹聲就沒斷過,流水席也沒有斷,像景家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
景家熱鬧了三天,景逸才有時間和自己的長子好好相處。
景濤有點埋怨道:“父親,區區一個曲長,只掌管500騎兵,何至於此。”
楚國有三大貴族,分別是屈姓,景姓,昭姓得姓,而景家的姓始祖為子西(公子申),是楚平王長庶子,丹淅故地之商密、析邑為景氏故里,景家算是楚國的宗親了。當然景逸這一支只是旁支,真正的主脈早就被始皇帝遷徒到咸陽了。
但景家好歹是王親國戚,景濤覺得自己的父親現在有點小題大做了,讓他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景逸卻笑道:“掌管500騎兵算不得什麼大官,為父會想辦法運作一下,讓你擔任縣令,以義軍發展的極快,想來要不了多久整個楚國都可以復國,我兒有機會成為2000石的郡守,到時候我景家算是復興了。”
即便是當年的楚國能成為一郡太守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畢竟宗親太多了,像他們這樣的旁支想要爬到現在的位置也是極其艱難的。但現在以他和周章十幾年的關係,提拔一下自己的兒子不算過分吧。
景濤卻拒絕道:“現在是亂世,建功立業只在馬上,成為文官又如何復興家族?而且父親還不知道,義軍騎兵會再次擴大,孩兒說不定有機會成為軍司馬指揮上千騎兵,上柱國將軍對騎兵及其重視,要是再次立下功勞成為騎兵都尉,孩兒就踏上義軍的高層了。”
景逸卻擔憂道:“越是上層位置越少,想要成為都尉談何容易,英布先登拔城,陷陣斬將,這才以外來著身份成為義軍核心,軍中的高位都是要拿命拼的,反倒是義軍當中理政人才匱乏,更容易出頭。”
景逸是不想讓自己兒子冒險,為他準備了一條安全的賽道。
景濤卻拒絕道:“義軍沒有多少騎兵將領,騎兵軍官升的也更快。而且陳曉已經是義軍前五的將軍了,當年項家還不如我景家,現在孩兒卻陳曉差距甚大,不想落後孩兒只能拼了。”
景濤這話讓景逸歉意無比,當初當年義軍起義第一個找的就是他,只是他不看好徐凡,拒絕了周章的邀請,卻沒有想到義軍真興旺起來了。而他卻一步錯步步錯,以至於他的長子都不如項家子。想到這裡他覺得自己不能耽擱孩子的前途,就沒有再幹涉景濤的決定了。
——
陳郡,陳府。
和景逸不同,項彪則是直接住進自己兒子家中。他也能更快了解義軍動向。
義軍在潁川郡做的事情讓項彪有點擔心自己家的土地了。所以當陳曉回家之後,項彪找到陳曉問道:“你們義軍強制均田不會在陳郡也鋪開吧?”
義軍勝利項彪不在意,但義軍在潁川郡實行的政策卻真嚇到他了,豪強的土地被均給百姓,這不是要他們這些人的命,他現在生怕義軍也會在陳郡推廣這樣的政策。
“強制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