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出現虛編房號騙取貸款的現象。在一些城市,假買主不少是銀行本身的職工,開發商將一定比例的商品房以低價優惠提供給銀行職工,由他們拋售後賺取差價,在現實利益的面前,不少人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將集體的利益拋到了腦後。
開發商得到銀行貸款,解決了開發所需資金,但同時也會付出沉重的成本:購買身份證的費用、墊支的首付款、辦房產證之前的月供都需開發商承擔。要把這些成本掙回來,惟一的希望就是炒高房價,期待在辦證前有人接盤。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樓盤剛剛開盤,銷售榜上就塗了大片紅色或插上紅旗;為什麼一些樓盤會僱請農民工通宵排隊抽籤購房;為什麼會不惜代價、極為鋪張地為樓盤進行廣告推介;為什麼故意在銷售時搞所謂的“內控”的潛在原因。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製造一種旺銷假象,炒高價格,而房市一如股市,購房者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越是價高、旺銷的樓盤,銷路越好,更成為了樓市投資者的首選。
假按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開發商帶來更多盈利,但這無疑屬於一種違規行為,帶來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首先,它使銀行鉅額資金盲目投向了開發企業,形成了潛在的風險。如果貸款人逃避債務,則貸款將變成銀行的包袱。其次,導致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形成房地產市場的虛假繁榮和經濟泡沫,從而造成大量非真實的交易,規範的房地產商也深受其害。最後,對於實行假按揭的開發商本身來說,如果住房出現滯銷,資金難以回籠,成了“爛尾樓”,開發商的損失將更為嚴重,而廣大消費者利益是最終的受害者。
一般而言,成熟的競爭市場中的商品價格調整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情,而眼下商品房基本是開發商想賣多少就賣多少。2004年12月上旬,上海浦東新區一個樓盤原定開盤價為1萬元/平方米,開盤當日開發商看到200多套房源竟有500多排隊等候的買主,當即將價格漲到2萬元/平方米。這樣的“見風漲”在其他行業不可想像,但在房地產市場卻屢見不鮮。
針對此類問題,soho中國的潘石屹的觀點是:買賣雙方是在“一方願打,一方願挨”的前提條件下達成交易的,房屋交易是雙方對房價共同達成的默契或自願妥協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易憲容針對潘石屹有關房價的說法表示:“對於價格來說,肯定是買者和賣者成交的價才是價格,但是有一條,這個市場畢竟要有無數的競爭者,還有好的機制。如果沒有,這個價格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價格。
同樣,前幾年“開發商捂盤”屢見不鮮。開發商在取得銷售許可證或具備銷售條件後,並不急於銷售,而是搞所謂的“內部認購”,不惜代價、極為鋪張地進行廣告推介,或在銷售過程中,人為控制銷售進度,製造熱銷局面,從而提高價格。
區域寡頭壟斷的房地產市場(1)
“房地產為什麼能長期保持高利潤呢?是競爭不充分,有壟斷。”我國著名經學家茅於軾說,“房地產業本身競爭是相當充分的,但是房地產的投入品土地和資本,不是在市場上能充分競爭得到的。因此,房地產商有毛病,毛病在哪呢?毛病在土地和金融市場不完善。”
根據競爭和壟斷程度的不同;一般把市場結構分為四種型別:(1)完全競爭市場;(2)完全壟斷市場;(3)壟斷競爭市場;(4)寡頭壟斷市場。筆者的觀點是我國房地產行業屬於典型的寡頭壟斷,而且這一趨勢正在迅速蔓延。所謂寡頭壟斷市場,是指一個市場中只有少數幾個廠商相互競爭,且新廠商的進入是受到阻礙的,各廠商生產的產品可以有差別;也可以是沒有差別的。在一個寡頭壟斷市場中,具有支配力的是少數幾個廠商,並且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