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白起的想法(第1/2 頁)
秦軍中軍大營,防衛嚴密,進出皆要經過盤問,王齕的親軍頭子親自在帳門口把守。
大營之內,一個面銳頭小,瞳孔黑白分明的男子坐在桌前,愁眉不展。
他這段時間吃喝拉撒都在這座大帳之內,雖然有人負責清理,但是由於空氣流通不佳,帳內的味道還是微微讓人作嘔。
此人正是從平民開始,積累軍功,一路成為戰國第一名將的人屠白起。
他對著地圖,還有桌上擺成小山峰一樣的軍報,許久沒有出聲。
旁邊那位秦軍名義上的主帥,秦軍吉祥物王齕自然也不敢率先開口。
論資歷,王齕當大頭兵的時候白起就是秦軍統帥了。
論實力,王齕自認拍馬也趕不上白起。
甚至之前邯鄲城的細作傳信回來,說趙括出征前放話,只要白起不來,他趙括一定會把王齕趕回函谷關。
這可把王齕氣得牙齒都快咬碎了。
秦軍內部也沒有太看得起王齕,反而把王齕當作一個煙霧彈。
主帥都換成了白起了還要加強保密工作,生怕對面知道主帥不是王齕就不攻過來了。
“我來接替主帥這事,軍中可還有其他人知道。”白起問道。
王齕趕緊躬身回答:“回稟武安君,知曉您來的人,可都是裨將以上的將軍,忠誠可靠。而且我們秦國不是趙國那樣隨隨便便就讓人滲透的。我軍軍紀森嚴,令行禁止,這些天,中軍大帳這裡,除了運糧隊和巡邏隊之外,沒人踏出過營門半步。”
“那為何趙軍先頭部隊渡河以後,就折返回去了。”白起一拳打在桌子上,十分費解。
在白起來之前,他就專門研究過趙國的幾個將軍,最後認定趙括,是最好捏的軟柿子。
畢竟趙括此人,雖然熟讀兵書,辯論起來全無對手。但是白起覺得此人誇誇其談,只會死讀兵書,卻不知道水無常勢,兵無常形。
這樣的對手是白起最喜歡的。
因此邯鄲城內的秦國細作才拼盡全力散播秦軍最怕趙括的謠言。
而且細作還回報,趙王終於忍不住,想要主動出擊了。
到底是年輕人,不懂得打持久戰的道理。
他趙國以為自己後勤運送要走山路,北方五郡不產糧食,底子薄,沒法長久對峙,而秦國後勤運送可以走河東道的水路,並且秦國坐擁巴蜀糧倉,變法後國力強盛,耗得起。
秦國今年糧食的收成並不好,其實也耗不起。
為了這場國戰,秦王贏稷都秘密到河內督戰了。
如果打不下長平,那可能都不用趙括來追,白起自己都只能餓著肚子帶著秦王撤回函谷關了。
白起早就針對奉了趙王死命令出戰的趙括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趙括上鉤,掉進碗裡,讓自己大吃一頓了。
誰知道,趙軍突然撤了。
就好像自己釣魚,準備了美味的魚餌,可是大魚對著魚餌舔了舔,就遊走了。
白起臉色陰沉,王齕大氣也不敢出,他一直都很尊敬白起,但這次,他的尊敬上升到了恐懼。
恐懼於白起的佈置。
秦軍六十萬大軍,帶甲的大概十萬,剩下的都是些輔兵,役兵,用來穩定戰線或者看守輜重的。
白起為了誘敵,把戰鬥力最差的輜重看守部隊派到了丹河西岸,最前線。
趙國先頭部隊肯定是最精銳的,遇上這些部隊的進攻,秦國的看守部隊完全不是對手,傷亡必然十分慘重。
但是在白起看來,既然要誘敵詐敗,那就要敗得徹底,那趙軍相信他們就快贏了。
在白起的計劃裡,這些前線的部隊必須用生命換取趙軍的進取。從丹河西岸壁壘直到光狼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