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湖夜宴(2)(第1/2 頁)
卻見十道酒箭驀然激起,融而為一,緩緩向他口中倒灌而去。這一手較之凌欽霜卻更難,非內功上乘者不可,且他手腳不動,於不經意中使出來,一時在座諸人無不變色。那胡人看得興起,哈哈一笑:“妙極妙極,兄弟小本經營,無錢沽酒,就借狂兄的酒過過癮吧。”他口音極純,並無羌音,言罷撮唇一吸,那道酒箭驀地分出一股,射入他口中。
眾人掌聲雷動,凌欽霜亦不由擊節讚歎。
簡清喝罷白眼一翻,道:“大黃鬍子,一口百鐲。”那胡人笑道:“狂兄落拓不羈,卻要這身外之物做什麼?”簡清瞠目喝道:“不給?把酒吐回來!”那胡人忙將腕上金鐲摘下,收入懷中,叫道:“狂兄明搶麼,小弟近來生意慘淡,要錢沒有,要命不給!”眾人見他這一副小氣之態,盡皆莞爾。簡清亦是大笑,自斟自飲。
方白玉撫掌道:“本座今日大開眼界!”當下為凌欽霜一一引見眾人。
明教聖公以下,分設左右軍師、五大法王。甘陸二人一左一右,決策教中諸般事宜。甘思遠胸懷韜略,不屑科考,只做得個私塾先生,潦倒半世,入得明教,才華方展。其深謀遠慮,用計更是滴水不漏。陸太虛則以機變見長,以險取勝。簡清原在京兆府廳中當個閒差,卻因醉酒鬥殺號稱“雄霸京兆”的五個潑皮,犯了人命官司,自此行走江湖。他素好簫、劍、棋、酒,自號“四絕狂客”,後入明教,位列五法王之首。張徊出身太湖漁夫,號“玉面銀龍”,水性精絕,一口分水峨眉刺小巧機敏,百變莫測。那胡人喚作阿薩布,乃波斯大賈,世於中原經商。明教本源波斯,是故歷來不乏胡人入教,此人一身波斯武功,便是明教中人,其能究竟如何,亦耳聞者多,目睹者少。那胖子賀天成極擅用毒,平日卻總一臉笑意,故號“笑臉毒煞”。至於第五法王,便是尹通,其無驚人武功,卻精通古董,更因是太湖地主,方居此位。
酒過三巡,眾人興高采烈,滔滔不絕縱談大破官軍之事。
那夜,方白玉抱著妹妹逃離尋芳樓,輾轉與陸太虛會合。其時蘇州已然戒嚴,三人只得在一處偏僻家戶暫避。陸太虛飛鴿傳書,將聖公受困的訊息通報總舵。無獨有偶,褚勁風等人一面大肆封城搜捕,一面也將此訊散佈出去,意欲引蛇出洞。
明教得知後,登時大亂,群情激憤,紛紛請纓直搗蘇州。其時軍中以左軍師甘思遠為尊,他自明官府用心,當下竭力穩住大局,探明局勢,便籌出一條妙計。當眾道出後,只聽得群雄面面相覷,作聲不得。
幾日後,一切就緒,義軍於黃昏傾巢而出,佯作直搗蘇州之勢。然兵至楓橋鎮,卻將百姓遣散,在鎮上遍佈鐵蒺藜,設了埋伏。伏於太湖的水軍都統制敖行雲見明教出動,當即率水軍趁虛而入,攻破太湖,隨即分兵殺出,欲抄後路。
敖行雲欲立頭功,一路風馳電掣,怎料到反賊設伏楓橋,更無所察,一股腦踏入鐵蒺藜陣中,大軍登時亂成一團。便在此時,只聽一聲炮響,四下箭如飛蝗。水軍本不擅野戰,此時被困蒺藜陣,駭惶之餘,哪裡還有鬥志,死傷慘重,潰不成軍。敖行雲率殘部拼死突圍而出,沿山路敗逃。義軍包抄進擊,反覆掩殺,不半個時辰,殘軍便全軍覆沒。敖行雲亦於亂軍中流矢陣亡。
肅清戰場後,義軍馬不停蹄,兵分兩路,一路奪回太湖,一路直取蘇州。
攻城人馬不足兩萬,若要搶攻,不啻以卵擊石,甘思遠情知如此,但為營救聖公,便定下了“草車借箭”之計。
入夜時分,義軍兵臨城下,首先大張旗鼓,作強攻之勢,而後偃旗息鼓,暗中卻散出由賀天成趕製的“煙霰雷”,造雲吐霧。大軍借濃煙之護,將百輛大車推到陣前,一字排開。車上或堆草人,或立門板,以作借箭之用。大軍隨於車後,擂鼓吶喊。
甘思遠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