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廣川王雖死,但他大開貴族官僚盜竊之風。據《陳書》記載,陳叔陵&ldo;好遊冢墓間,遇有塋表主名可知者,輒令左右發掘,取其石志古器,並骸骨肘脛,持為玩弄,藏之庫中。&rdo;
------------
病態的盜墓嗜好:廣川王劉去盜墓(2)
------------
通常盜墓最主要的動機是劫取墓主的隨葬財物。但對於這些貴族官僚來說,盜竊更多是一種病態人格的反映。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iddot;g&iddot;邁耶、保羅&iddot;薩門在《變態心理學》一書中指出,盜竊癖中,&ldo;許多人都為了獲得刺激&rdo;,&ldo;許多人都是盜竊狂,因為他們並不真正需要或使用被偷來的物品。他們的行為就是對一種&l;無法抵抗的衝動&r;的反應,因為這樣就可以獲得一種放鬆感。&rdo;
劉去所盜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的文物價值
近年來,春秋戰國時期古墓頻頻被發現。
2003年8月,山西盂縣發現大型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群,出土了大量陶器和青銅器。陶器包括陶鼎、陶罐、陶豆等,做工精細,用料考究。考古人員在一座墓葬中發現了一柄罕見的青銅劍,劍長40厘米,寬5厘米,劍柄長約10厘米,劍刃上有多處鈍口。這柄劍雖已斷為兩截,但依然有光澤。
2004年12月,河南淇縣又發現7處春秋戰國時期古墓群,它們分別是北陽古墓群、大馬莊古墓群、橋盟古墓群、小馬莊古墓群、黃莊古墓群、西楊莊古墓群、關莊古墓群,初步探明這7處古墓群內分佈有近千座古墓。這些古墓中既有土坑墓,又有磚室墓,初步發掘有青銅器、玉器、鐵器、陶器和瓷器等,文物種類繁多。
自200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陸續在瀋陽市建昌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古墓,截止到2005年先後共發現62座,出土了價值珍貴的金質青銅短劍把、青銅壺、青銅豆、青銅鼎、佩戴的玉器、瑪瑙、商周時代的石磬、戰國前期的青銅短劍、陶器殘片等文物285件。
這些古墓群的發現,對於研究古代喪葬習俗、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及陶瓷燒制技術具有很高價值。
------------
深埋地下的天堂:秦漢陵墓特色(1)
------------
我國從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歷時三千餘年。其間,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和地方政權,共有帝王五百餘人。至今地面有跡可尋、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寢共有一百多座,分佈在全國半數以上的省區。所以我國的帝王陵寢不僅數量眾多、歷史悠久,而且佈局嚴謹、建築宏偉、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秦始皇開創的陵寢制度對以後歷代帝王陵園建築影響是最大的。秦始皇時,陵園的佈局既繼承了秦國的陵寢制度,同時又吸收了東方六國陵寢的一些作法,規模更加宏大,設施更加完備。總體上仿照都城宮殿的規劃佈置,充分體現了中央集權制封建皇權的至高無上。
秦陵園的特點
秦陵園的特點可歸結為以下幾點:陵園規模化、設施複雜化、功能完善化。
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其封土為覆鬥狀,周圍建城垣,背襯驪山,輪廓簡潔,氣象巍峨,創造出紀念氣氛。以神道貫串全域性的軸線佈局,重點強調正面神道。神道前再建闕樓,借神道上起伏、開合的空間變化,襯託陵墓建築的宏偉氣魄。
秦代陵墓之典範:秦始皇陵
據歷史學家考證,秦始皇陵區位於驪山北麓的前部,範圍相當廣。陵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