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劈掛拳核心(第2/3 頁)
恨之念頭無限滋生,為滿足其慾望而欲竭其精,不知持滿,不時御神,所以邪氣外傷孔竅肌膚,內傷五臟六腑,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所以治病得用針灸治其外,湯液藥劑治其內。”
我點了點頭,師父繼續說道:“自古針灸和藥劑本就是兩條平行的路,在原理上,藥劑能治好的病針灸也能治好,但隨著後來的發展,歷代的經方大家都是以藥劑為主,針灸為輔,所以造成了今天針灸逐漸落後於藥劑的局面。但你要記住,針灸和藥劑本是齊頭並進的兩條線,沒有誰優誰劣之分,針灸在痛症、急症和情志等方面的治療還優於藥劑,所以針灸和藥劑你都得掌握,在未來面臨某些重大疾病時,要針灸和藥劑同施,才能做到萬無一失,藥到病除。”
也是在這一段時間裡,我學會了針灸的選穴法、配穴法、針灸的治療原則和初步掌握了八綱辯證和六經辨證,師父還介紹了臟腑辯證及經絡辯證的基本理論。
在一個下午,我跟師父在交流針灸下針手法時,有位咳嗽不止的病人走了進來。師父診斷時,我站在旁邊學習,診斷結束後,師父示意我診斷一下。
我先看了一下病人的舌苔,是色淡苔白,這說明病人是寒症,號脈得出病人脈象為浮大,這表明病在表,經詢問得知患者咳出的痰色白而黏,鼻塞,身體發冷發熱,綜合分析,我診斷該患者是外感風寒而致咳嗽不止。
我將我的診斷結果告訴了師父,師父點了點頭,詢問我該如何治療,我想了下,大概將下針的幾個穴位告訴了師父,師父點了點頭。
就在師父起身開藥時,那患者說道:“醫生,我剛才聽你倆說扎針能治好我的病,你就給我扎個針吧,這段時間我吃了很多藥,吃得我胃發酸。”
師父點了點頭,示意讓我去扎針,我走到患者面前,說道:“叔叔,今天我給你扎針,你看行不?”
那患者說道:“行,我早聽說這診所有個扎針很厲害的小孩,那小孩就是你吧,來,我今天看看你的技術。”
走進治療室,一切準備妥當後,我考慮到肺主氣,外合皮毛,皮毛受邪,邪入於肺,所以肺氣不得宣洩而致咳嗽,於是我打算先在手太陰肺經上下針,因肺氣不得宣洩,所以用瀉法,故我在兩個‘尺澤’穴上下針,因為‘尺澤’是肺經合穴,屬性是水,所以是肺經的子穴,實則瀉其子,故在此穴下針做瀉法,用以宣洩肺氣。
‘尺澤’下針後,我在兩個‘太淵’穴上下了針,下針後依舊做瀉法。下針原理是‘原穴’可補可瀉,因肺經是陰經,沒有原穴,陰經的原穴由‘俞穴’代替,‘太淵’是肺經俞穴,所以在此下針做瀉法,用以增強宣洩肺氣之力。
‘太淵’下針後,我在後背的‘肺俞’穴上下針,因為所有肺的問題均可在‘肺俞’下針。
‘肺俞’下針後,我在‘風門’穴上下了針,因為‘風門’穴是風寒侵入之門戶,此穴下針可驅散外感的風寒。
因為是金生水,故肺生腎,經與經之間也有實則瀉其子的理論,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腎經上下個針,用以增強治療效果。
於是我在‘復溜’穴上下針,因腎經中的‘復溜’是腎經上的母穴,按照“母能令子虛”的原則,所以在‘復溜’穴上下針,下完針後,我覺得效果不夠強,於是又在‘腎俞’穴上下了針。
做完這些,我針對外感風寒而咳嗽不止的治療到此結束,我準備收手時,我突然看到了一個穴位‘膏肓穴’,於是又在‘膏肓穴’上下了針,因為師父說過,膏肓穴無所不療,哈哈哈。
一切做完,師父觀察了一下我下針的地方,點了點頭。
經過後續三天的治療,患者身體康復了。在後續治療時,我依舊在這幾個穴位上施治,只是補瀉手法略微有點變化,因為治病之初需瀉,治病後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