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2/2 頁)
這次會議上報告
了勞動和青年兩大會的重要意義和國共關係問題。原系老同盟會會員,一九二一年為陳獨秀
先生所邀請而參加中共的林伯渠2,發言支援孫中山先生。他認為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北伐
主張都是值得欽佩的。國共合作應以與孫中山先生合作為中心。其他同志如譚平山、陳公博、
譚植棠等多數人的發言則對孫中山先生頗有批評,他們大致支援陳炯明;認為孫、陳不和是
由於陳受到孫先生左右的排擠。他們讚揚陳炯明同情社會主義,曾以省政府名義竭力支援香
港海員罷工等等。
由於上述這些同志對國民黨的看法不盡相同,這次會議在國共合作一點上並未達到確切
的結論。以前陳獨秀先生在任廣東省教育委員長時,與陳炯明相處無間,此次自不免左右為
難;所以他在做結論的時候,主張中共應與國民黨所有革命分子合作,國民黨內部既有鬥爭,
我們現在應先觀察清楚,再作決定。他指出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應避免捲入國民黨內部的鬥
爭,力求各地工會不分黨派,團結合作,使能形成一個全國性的工人組織。這次會議就接納
了他的這種提議,因而對國共兩黨合作這一點,並未與國民黨方面懇切商談。
當時孫、陳衝突已經過長期醞釀,到達了緊張的階段。一九二○年十一月,孫先生由上
海回到廣州,翌年四月,廣州的非常國會選舉他為大總統,並於五月五日就職,正式成立另
一中華民國政府。六月間平定了廣西,形成西南對杭北京政府的局面。當時雲南、貴州、四
川、湖南等省的軍事領袖雖宣佈不服從北京政府,卻標傍聯省自治,並不與孫先生的北伐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