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斷水(第1/2 頁)
中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桃子季早已過去,陶若筠的酒坊裡存了滿滿一酒房的桃子酒,她又另做了一甕燒酒,倒不是為了賣,而是家裡做菜泡酒要用。
這天陶若筠結算過李家大哥看桃林的資費,便帶著小乙準備進山。
這個時候的山林,那就是寶藏天地。
陶若筠雖然不會挖多少藥材,但是還有很多東西她可以拿來用,比如今天她就要找無患子做澡豆。
澡豆可以用來洗面沐浴浣衣,豪門大戶一般會用胰子洗臉沐浴,但是價格昂貴,不是一般人家用的起的。像陶若筠這種就是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況且秋日裡的無患子,深山裡多的是,她一次就能做夠一年的量。
這天一早,陶若筠和小乙吃過早飯之後,便簡單的揣了幾個白饅頭和一囊袋的水,往山裡去了。
一路上倒是遇上了不少的人,打獵的,挖草藥的,進山燒炭的,砍柴的,各憑各的本事在這山裡賺錢吃飯。
陶若筠揹著竹簍,邊走邊看,那些果樹她早就踩過點了,此刻她正站在一顆板栗樹下往上張望。
“這是什麼樹?”小乙仰著脖子問。
“這是板栗樹,有好些年頭了。”
自陶若筠小時候第一次進山起,她便記得這棵樹,當年就已經是人夠不到樹枝的高度,眼下長得更高了。
對這種樹,想爬上去摘板栗,幾乎不可能,唯一能做的是在樹下撿,人們走過這條路,總會暫時停留下來在地面尋找一陣才離開。
成熟後的板栗會自己張開刺球,露出裡面的褐色果實,不消幾日,那果實便自行脫落,跌落地面被人撿走,或者被其他動物吃掉。也有落在爛泥腐葉裡,成為泥巴的一部分。
陶若筠看了看地面,撿到了幾個漏網之魚,但是並沒有停留,而是帶著小乙繼續往前走,板栗不是今天的主要任務,無患子樹還在更深的山裡。
無患子葉同椿樹,樹幹直又長得高大,等到秋日裡通體變成金黃色,在深山裡十分惹眼,倒是好尋的很。只需要人站在山坡上一眼掃去,便知道哪裡有樹了。
陶若筠帶著小乙走到一棵無患子樹下,放下竹簍就開始撿,現下量不多,陶若筠撿的仔細,小乙卻時不時的盯著樹上看,嘀咕道:“樹上的更多。”
陶若筠知道他的心思,便告訴他:“你找些石頭去砸好了,砸的掉下來了,我就可以撿了,等下回去路上還有板栗樹,你也幫我砸些。”
小乙有些不可置信:“真的假的?”
陶若筠輕笑不答。
這是真的,也是假的。
砸,確實可以砸到一些,但速度太慢,而且累人,有那力氣還不如多找幾棵樹。
小乙見陶若筠不答,便知道她在逗自己,不再惦記樹上,乖乖的幫著撿起來。
無患子個頭不小,但裡面的核也不小,得多撿些才夠用。
兩人統共尋了五六棵樹,這才幾乎裝滿兩竹簍,心滿意足的往回走。
陶若筠沒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在山上繞了一小圈,她要去找另一棵拐棗樹。小乙也不問,只管跟著走。
這個季節的拐棗,相比通體金黃的無患子,那就是個禿子。整棵樹上不剩幾個葉子,樹枝上掛滿了瘦長扭曲的拐棗。
拐棗,狀若其名,果實長的七拐八拐的,每一個拐的盡頭都是一兩顆種子。剛剛成熟時,水份充足,果皮還略帶澀味,等完全成熟後,會慢慢脫水,澀味消失,這個時候吃起來,水份雖然不足,但是甜到發膩,是小孩子很喜歡的吃食。
小時候的陶若筠一到這個季節便會吵著讓爹爹陪她來山裡找拐棗吃,可是距離上一次爹爹陪陶若筠來山裡,已經是近三年前的事情了。
“小乙,幫我撿些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