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第1/2 頁)
這個行動實際上確定了德國人對於盟軍將在哪裡發動進攻的看法。雖然情報軍官們仍然拒絕表態,因為證據並不能說明這一點,但是他們的指揮官和希特勒仍然認為加來海峽將是主攻目標。作為最後的潤筆,希特勒補充說,盟軍將首先在諾曼第或布列塔尼半島登陸,但這只是聲東擊西。
德國人面臨的下一個大問題,是盟軍何時發動進攻。預先警告可以使部隊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進攻而驚慌失措。然而部隊不能永遠保持警戒;那樣做的結果反而會使他們很快完全放鬆警戒。因此德國人想盡各種辦法來確定盟軍登陸的時間。
一般說來,根據同盟國兵員和裝備物資的準備情況,可以斷定進攻日期。一九四三年時兵員和物資準備不足,越過海峽發動進攻被推遲到一九四四年。第一次定的日期是五月。由於缺乏供應品,尤其是登陸艇,這個日期又被推遲到六月。
同盟國確定登陸時間,是根據三個基本因素:黎明、漲潮和月色。登陸將在黎明時分進行,因為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掩護船隻的到達,而黎明的曙光可以使他們瞄準正在遭到轟炸的目標,還能幫助進攻者辨認登陸海灘。登陸必須在漲潮的時候,這樣第一批登陸艇就能登陸,卸下裝備,讓士兵上岸,然後開走,不至於擱淺。但是應該在漲潮以前多久發動進攻呢?潮漲得越高,沖向炮火連天的海灘的部隊所冒的風險就越小‐‐但是能夠輕易地卸下裝備和讓士兵上岸的船隻也就越少。制定計劃的人確定,漲潮前三個小時發動進攻最合適。空降部隊在午夜之後的頭幾個小時降落,需要月光。
要同時具備上述三個要素,每個月可利用的天數就減少到只有三天了。在一九四四年六月,這三天就是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三,也就是六月五日、六日和七日。
德國情報機構的所有部門極力探查盟軍發動攻勢的日期。陸軍總司令部為了做到這一點,根據它對以前盟軍兩棲登陸作戰情況的瞭解,試圖重複盟軍據以確定最佳登陸時間的那個過程。盟軍在北非登陸,是在新月和漲潮時進行的。
但是那是特殊情況: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在非交戰國的領土上偷偷登陸。在西西里、安齊奧和內圖諾,盟軍是在武裝敵人的反擊下登陸的。希特勒說,盟軍總是在夜間行動,黎明進攻;他相信盟軍這次還會在拂曉登陸。陸軍總司令部同意這個看法,只是加上一點,將在拂曉同時又漲潮的時候發動進攻。早在一九四三年四月,它畫了圖表,標出拂曉時漲潮,因而是特別危險的日子。它把這些日子通知了陸軍各部隊。
但在一九四四年,為了阻止漲潮登陸,隆美爾設定漲灘障礙物,這些障礙物在漲潮時將淹沒水下,因此能絆住登陸艇。海軍預料盟軍會發現這些障礙物而考慮在退潮時登陸,但終究還會選擇漲潮時登陸。同時,德國人改變了原來認為盟軍空降部隊只會在白天或黎明時著陸的看法。現在他們認為盟軍的空降部隊也可能在皎月之夜著陸。
五月四日,英國部隊在英國南部進行了登陸演習,德國人透過無線電偵察密切注視著這次演習。龍德施泰特司令部所屬的西線海軍分析了這次演習。它報告說,登陸演習是在縱深逐漸傾斜的平坦海灘上進行的。是在退潮以後兩個小時開始的,因為漲潮時看不見漲灘障礙物。這就需要部隊衝過二百到三百碼寬的硬沙或卵石海灘‐‐比漲潮時發動進攻所要經過的路程遠得多。登陸演習在漲潮以後兩小時結束。西線海軍對於在退潮時登陸表示驚訝,柏林海軍作戰指揮部看不出這樣做有什麼優點。但是它們都承認這是事實。三個星期以後,西線海軍在估計敵人何時登陸時,完全不考慮潮汐了。從那時以後,它只根據氣候和海軍的情況來做這樣的估計。
能夠預先知道盟軍登陸情況的訊息來源之一就在德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