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安家處處隨心 再添個吉祥如意(二)(第2/3 頁)
“我這算呢,別走那大侄媳後頭,這樣一來我又走她後頭去。這大侄媳向來是快性子人,跟我似的放不下事還有求必應。”
青山道大奶奶您忙著,我再去三嬸家。這樣挨門挨戶每家一斤月餅,七斤鮮貨,這五個小子挑的挎的,一直趕至太陽落掉房去,挨家挨戶沒放過一戶。
玉姝和美珺吃完早飯準備接送人,這個事也算想周全。中午飯也沒吃上,這婁美珺下不去炕,總得應承說個話。玉姝接送出不去二門子,向來沒走過這些路,那也喜歡,這樣你來我走一直鬧至天黑。
剛剛坐在炕上想抱迎香親一親,剛親半邊還欠半邊,外邊雞咯咯咯一個勁叫沒完沒了。
玉姝一聽和美珺道:“誰來都是十個雞子的多,這是誰抱雞來呢?”可是心裡想還是得向外跑。
那麼這抱雞的是誰呢。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太陽已是落幕時,正是鳥入林雞上窩。家家戶戶的炊煙縷縷升上天空,被日落晚霞映照的山峰秀麗,斜陽反射的千紅萬紫,而後慢慢不知為何,被張大嘴吞吃個一乾二淨。
這時的鄉村傳來婦女叫雞聲,孩子叫媽聲叫哥哥姐姐聲,再兼井沿放桶聲,羊的咩咩咩,牛的哞哞哞,驢的昂昂昂,真是千聲雜成一團。
這時有本村西南的一角,這裡有四家,駱姓和孫姓靠著住,另有趙木匠李瓦匠隔一空地約五丈左右。這孫姓上邊說過叫孫二審,終年外出做生意,外號萬事通。媽早去世,爹前年不幸也辭別人世,有個哥哥也是少亡,只餘自己。
故此只剩一人,在六月底即從外地帶回一個大姑娘,給二審守家。你要說沒結婚,看意思是小兩口。可又沒拜天地,還甭說沒坐轎子。鄰居駱嬸一夜沒漏掉和她作伴,可孫二審一夜也未曾在家,白天是更看不見,因他又外出做生意去。
這個事全村都有個印象,那天是六月二十九,二審是僱車回家帶來這位姑娘,大不過十七八歲,十分豔麗。這天晚二審請來四家人只為多照應些。這天二審和駱叔睡的,這姑娘有駱二嬸作伴一直至現在,駱嬸嘴嚴,一向不提任何多嘴的事,駱叔也是嘴嚴的人。
這姑娘今天下晚自己坐在炕上,點點珠淚灑在胸上,衣襟溼了一大片,正在繼續千難萬窄之際,耳邊傳來“二審哥在家嗎”這麼連續的話頭。
自己下得炕剛要去掀門簾,進來倆大小子,這是青山和蔣方。青山手端月餅和鮮果,兩個站在門坎裡,背靠著門簾。青山大嘴張著道:“我是叫您嫂子,還是叫姐姐?”這位大姑娘抓著絹子擦眼淚,邊說:“我也不認識你,你只管叫我大姐。有什麼話說東西先放下,二審沒在家。”
青山照舊還是說那一套話,這姑娘聽完嗯嗯呢,“你姓王,這麼說你媽我是叫大娘,這是說大娘姐姐來這裡投奔大娘,來這村落戶。是不是這麼一回事?這弟弟你把這些東西拿回去,安個家太不容易別浪費錢。把這些東西賞給其它戶去,也好多做一些臉。我這裡不需要,好弟弟你拿回去吧。”這樣說呢,手絹未離開一雙大大的眼睛。
這倆小子再也不知該怎樣說句話,東西沒拿頭也沒回跑飛掉。這姑娘見人跑掉,左思右想雖說二審不在家,這個家我得替他弄個面子。鄉親們就是你來我往,不能一面禮,怎能過好日子。駱嬸一天沒過這邊來,我不斷聽那駱嬸誇那王嬸王嬸的,為人有求必應,那我今天也去敬敬心,聽聽她的話裡與話外。再看看這大娘和她那姐姐是什麼樣人才,我也學學人情。來在這裡去出出步數,說些話也痛快痛快。
去是去,可拿些什麼呢?人家來此安家,是各家聯絡打個招呼,誰拿什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大抵總不外取個吉利,我也沒什麼拿的,等雞上窩抓只雞抱去,看去一般還捨不得送一隻雞呢!這可算個什麼。
主意拿定,這就得等雞上窩,別無其他辦法。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