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5 頁)
�喑啤佰萆俠先恕薄�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幾乎所有史書上都稱,張良所得到的是一部兵法書。
有一年苗君儒在江蘇睢寧一帶考古時,遇到一位精通風水地理的老道士,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張良這個人物。據老道士說,當年張良所得到的,並非一部真正的兵書,而是一部集兵法佈陣、六爻八卦、風水堪輿和奇門遁甲為一體的“天書”。
史書記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那時候,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投奔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一見面,張良就從劉邦的面相上,看出對方是真命天子。於是,他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打天下。即使當劉邦被項羽打得一敗塗地,身邊只有幾十個人時,張良也未動過離開的念頭。秦朝末年,那麼多揭竿而起的英豪中,誰的勢力都比劉邦大,若張良不會看相算命,不洞曉天機,他怎麼會那麼死心塌地地跟著劉邦?
在史書上,張良晚年做了些什麼事,並未有半點記載。這樣的一個人物,怎麼會給歷史留下一段空白呢?這也實在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過有民間傳聞,張良為劉邦打下江山後,第一件事要做的,並不是討賞討封,而是退隱到家中,研究起“天書”後面的風水堪輿來,並遊走於各地尋找龍脈。整整八年,他的足跡踏遍了名山大川,但並未找到龍脈。張良為什麼要找龍脈?他到底是在為誰找呢?
北大的李明佑教授原先研究過這個課題,後來因為諸多原因而放棄了。
漢高祖劉邦死後葬在長陵,長陵的陵址選在咸陽原的最高點,遠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氣勢雄偉。南與未央宮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涇渭二水橫貫陵區。從風水學上來說,是一塊絕好的龍穴,謂之“九掌乾坤穴”,但“九掌乾坤穴”的龍脈命數不過兩百年。那個老道士告訴苗君儒,當年張良運用了“天書”上移脈之術,命二龍相交,蔭佑漢家四百年江山。加之有長陵諸多臣子的陵墓風水相輔,可延一個九單之數。於是漢家江山前後共四百零九年,歷三十帝。
事實上西漢歷十五帝,二百一十年,東漢歷十四帝,一百九十六年。老道士那麼算,顯然將更始皇帝劉玄也算進去了。
老道士講,張良用移脈之術命兩條龍脈相交時,向劉邦借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傳國玉璽。這傳國玉璽乃是神物,具有龍氣。有關傳國玉璽的神奇,史書上都有記載。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瞬間風平浪靜。而漢末董卓之亂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見城南甄宮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
張良能夠用移脈之術將兩條龍脈相交,得益於傳國玉璽上的龍氣相助。因而,民間風水堪輿及道教,對於傳國玉璽還有一種稱呼,那就是御封龍印。
上川壽明望著苗君儒,緩緩說道:“苗教授,你可別對我說你不知道這御封龍印是件什麼東西!”
苗君儒微微一笑,說道:“上川先生,你是玄學大師,應該知道御封龍印在什麼地方吧?”
上川壽明來回走了幾步,說道:“我在中國找了它半年,終於被我找到了。不過現在不在我的手裡,已經有人去拿了!”
苗君儒淡淡地說道:“那我們就在這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