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全國在科研領域中的工作人數1970年為1271萬,到1988年已達到20多萬。基礎研究是民主德國科研發展中的重點。全國各方面科研力量中50集中於此,而研究工作的主要領域又集中於經濟方面。為大力發展科技,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經費。1971年至1975年,科研經費每年平均支出50億馬克,約佔國民收入的39;1976-1980年平均每年支出63億馬克,約佔國民收入的4;1981年到1985年,科研經費收入達到了75億馬克,佔國民收入的46-48。到1987年,科研經費投入120億馬克,比60年代增長了3倍。以這樣的完整的科研體系、強大的科研隊伍與大量的科研經費為保證,民主德國的科研成果與科技發展層出不窮。
1971-1975年申請專利的科技發明為22971項,而1970年時僅有4500項。至1980年,發明專利已有26741項。1981-1985年又猛增到了49780項。科學技術方面,民主德國尤其重視發展微電子、計算機、新材料生物工程,核能和微光等高技術,以及廣泛推廣應用能大量節省人力的自動化裝置和電子計算機技術。80年代大力發展了&ldo;長特-卡姆&rdo;工作檯,到1987年底計算機的輔助設計和生產工作已達到了437萬臺。到1988年底,增至73489臺。結果,生產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製圖、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倍。微電子技術在全國得到廣泛應用。80年代末,民主德國投入使用的電子計算機共有137萬臺,工業機器人9萬多個,辦公和個人用計算機極其普及。每年約有200多種新工藝投入使用,50多種新產品投入市場,產品更新率達30以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