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2 頁)
就這樣,淳于越被綁到了火刑架上,而他最愛的詩書則如小山一樣堆放在他的腳下。
監刑官李斯早已淚流滿面。他顫抖地握著火炬,心痛得幾乎是對著淳于越咆哮:&ldo;淳公,淳公,為什麼不聽我的話?大王想要焚書,你為何不從啊?&rdo;
淳于越仰天大笑一聲,立刻反駁了回去:&ldo;書焚心也焚。焚書之事,我為什麼要從?&rdo;
李斯被淳于越問得啞口無言。他羞愧地低下了頭,小聲問道:&ldo;淳公不在乎祿位,也不在乎性命嗎?&rdo;
淳于越再次仰頭大笑,笑聲慷慨,絲毫不畏死亡。
&ldo;誅首無民,誅心無臣。捨生取義,死又如何?&rdo;說完這句話,淳于越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李斯痛心而絕望地狠狠搖頭。這個頑固的淳于越啊!這個寧死不屈的書呆子啊!
在李斯的感嘆聲中,火光熊起。食古不化的&ldo;書呆子&rdo;淳于越高喊著&ldo;捨生取義,死又如何&rdo;的豪言,和無數的書簡一起化為了灰燼。
將一切看在眼裡的徐福忽然想起了嶺南的那片戰場之中,為了同樣的理由雙手奉上頭顱的桀駿。
誅首無民,誅心無臣。
4
臣子反了,農民反了,知識分子反了,嬴政的身體也反了。
自焚書之後,嬴政的頭痛之疾愈演愈烈。疼痛每每發作,嬴政的脾氣就更加暴戾,動輒就殺人洩恨。他的內官婢女無不活得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順嬴政的心,就會身首異處。
而那些為嬴政煉藥的方士們更是心驚膽戰。他們的藥號稱能治百病,延年益壽,可是在嬴政的頭疼面前都一無用處。許多方士害怕嬴政遲早會遷怒自己,紛紛生出了逃亡的心。其中就包括了嬴政最寵幸的方士盧生和侯生。
兩人密會一晚,聲討了嬴政的種種罪行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嬴政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勃然大怒,派御史追查兩人的下落。御史對此毫無頭緒,便在鹹陽城中到處抓捕方士來拷問,欲尋盧侯二生的下落。
這夜,御史像往常一樣帶著一大隊人馬在大街上巡夜。
夜靜悄悄的,前方的小巷之中燈火幽暗。御史帶兵穿過小巷,就在他走到轉拐處時,身後忽然閃過兩個鬼鬼祟祟的人影。
御史趕緊帶人追了上去。誰知那兩人竟翻過巷子旁邊的圍牆,跑進了一戶人家的院子裡。御史追過去一看,那地方竟然是大王寵臣徐福的宅邸。
徐福深得嬴政的寵愛,本是御史不敢驚擾的人。可是為了查案,他只得硬著頭皮,敲開了徐福的門。
幸好徐福還算客氣。他配合地將府中的老老少少悉數叫到了御史面前,讓他挨個兒檢視,甚至還特准御史搜查了他的屋子。
御史折騰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可疑之人,只得帶兵離開了。
御史走後,徐福帶著兩個家奴進入了寢房。他鎖上了房門,又謹慎地四處看了看,確定沒有任何異常之處後,才轉身對那個兩個家奴點點頭。
兩人似乎鬆了一口氣,手輕輕拂過臉龐,分別從臉上取下一塊薄如蟬翼的面具。兩人的面貌瞬間變成了御史在找的盧侯二生。
&ldo;多謝先生救命之恩!&rdo;侯生真誠地對徐福道謝。他和盧生素來與徐福爭寵不和,沒想到徐福竟然會在緊要關頭,毫不吝惜地拿出自己的易容絕學,搭救他們。這份大仁大義,令他心悅臣服。
&ldo;為何要救我們?&rdo;盧生和侯生的想法完全相反,他對徐福總是懷著一股敵意。
徐福含笑看著盧生,真誠地說:&ldo;直言無罪,所以我救了你們。&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