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5 頁)
、構成、規模、行為特徵和發展前景等問題,張宛麗:《現階段中國社會分層近期研究綜述》,轉載自《中國社會學網》,文章來源://�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40712_2272�htm。作為主觀意識層面的中產階層認同研究略嫌不足。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城市中產階層的日益發展壯大,中產階層自身開始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產生了朦朧的意識與身份訴求。而社會大眾對這一階層的認識卻非常模糊,各種看法與意見雜味相陳。中產階層認同存在著較多的困惑與較大的侷限,這無疑將會對中產階層在中國的健康發展帶來障礙。瞭解當代中國中產階層認同現狀,並積極建構理性的認同,將對中產階層的順利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認同:探討社會分層的新視角(1)
任何社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資源佔有的不均等,由此而形成了社會分層。西方社會研究社會分層有諸多理論,而每一種理論又指導著一定的社會分層方法。比如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入的三個最初來源,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家得到利潤,地主得到地租,因此,社會上形成工人、資本家和地主三個主要階級;德國古典社會學家韋伯認為,一個社會具有經濟、政治、社會三種基本秩序,所以就產生了根據財富收入、權力和社會聲望區分人群的三種基本的分層系統;英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吉登斯認為,社會根據三種“市場能力”劃分為三種階級,即掌握生產資料的市場能力的上層階級、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場能力的中產階層、具有體力勞動的市場能力的下層階級;法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則透過不同的人群對吃、穿、住房、商店、診所、傢俱、汽車以至音樂、書籍、戲劇、寵物、花、兒童玩具等的消費品味偏好,來分析和揭示這些消費品味偏好形成的社會分層結構。李培林:《話說社會分層》,李培林、李強、孫立平等:《中國社會分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第6~7頁。
1949年,美國學者理山特斯開始採用主觀自我階級認定的方法,來探討美國的社會結構。蔡淑玲:《中產階層的分化與認同》,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層》,巨流圖書公司,1989,第83頁。他是較早採用主觀認同方式來研究社會分層的學者,此後,陸續有其他學者步其後塵,從階級意識的角度來探討社會分層問題。在他們看來,所謂“階級社會”,其重要特徵之一就是階級意識的存在。許多社會學家相信,階層分化是階級意識的運作而形成的。蔡淑玲:《中產階層的分化與認同》,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層》,巨流圖書公司,1989,第82~83頁。而其中,認同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認同概念及其理解
“認同”譯自英文identity。“認同”一詞起源於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簡金斯指出“認同”一詞有兩個含義:第一,同一性,即兩者之間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獨特性,它表現為在時間跨度中所體現出來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因此可見,“認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與“差別”(difference)的關係。“同一”與“差別”是認同的兩個不同的方面。一個人的前後同一特性或一個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其實也就構成了與其他人或其他群體的差別。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 1996); pp�3~4�
“認同”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迄今為止並無一個統一的定義。“認同”從哲學中產生,因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