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晏家落榜(第2/2 頁)
,還有歡姐兒也該去,她雖然姓蘇,但也是我們謝家血脈,合該去給她外祖父磕個頭的。”
提起父親,李素梅想起從前謝老爺子專門請名家先生教她讀書識字,見她對草藥無師自通,還專門請來名醫教她醫理,心中也不由感恩,感激和傷感追思,一時垂淚頷首,應道,“是,母親。”
去台州救人的事宜早不宜晚,李素梅簡單收拾了行裝,帶了些銀子、銅板、金錠、金瘡藥、救命丹、退熱丸等,又在馬車裡藏了兵器,只帶了繪夏和乳母兩個僕人,當天中午就抱著孩子去了長安胡同蘇家接蘇老五,一行人吃了頓團圓飯後,當天下午就出了城。
初五,晏家、晏和考完試,京城裡來參加三月春闈的仕子們差不多到了,一時間,外城各個會館和廟會附近都越發熱鬧,隨處可見士林盛會在各個會館、書院間展開,各處客棧、僧院、道觀也都住滿了前來考試的仕子。
蘇家人原定在長安胡同待到初八,參加完謝淑林迎娶續絃的婚宴後,就收拾行裝回清水村,見如今京城是這個情景,就動了留下來賺錢的心思,順便,晏家、晏和也能多去看看文人仕子間的比試,長長見識,於是一家人商議後,由張曉蘭、蘇老三夫婦帶著晏家、晏和暫時留在老房子裡住,他們不賣豆腐,光是租個攤子在那些廟會、書院附近賣豌豆黃、茶水,一天都保底能有二兩二錢銀子進賬。
只是這種好景也沒持續多久,到二月末,張曉蘭、蘇老三就收拾攤子,和進城來的蘇老太、吳春荷、蘇老四、晏齊、晏興,簇擁著晏家、晏和去長安縣衙門外華表上看童生試榜文。
好巧不巧,蘇家今天遇到一班熟人。
張老大媳婦錢春苗身後跟著一幫孃家人,得意洋洋的按著她兒子張金寶的肩,對蘇老太等人道,“喲,這不是蘇老嬸子嘛,你今兒也來看榜啊?可惜我家金寶說,沒在榜文上找到你大孫子的名兒呢!你這二孫子倒是爭氣,上了榜,中了童生,但跟我家金寶比起來,那可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今兒都是來看榜文的,誰有功夫跟她打這口水仗,蘇老太笑著說了句“恭喜恭喜”,就不理她,忙拉著兩個孫子上前找名字。
晏和一眼就看到,他的名字還真在童生試第十名,榜文上有他們五場考試的得分,他八股文做得中規中矩,有甲等也有乙等,但明算十分出色,拿了甲等,所以考個第十不算冤屈,不由鬆了口氣,暗道自己還好沒浪費家裡送他讀書的銀子,上榜了。
可大哥考完後和他對過,他所釋經義,所寫詩賦,所做八股,所答明算,皆是最好的,更遑論他的字是跟著大伯學的名家字型,不可能減分,怎麼這十名往上竟沒大哥的名字?
晏和壓著心裡的焦慮,和晏家、蘇老太以及爹孃叔嬸弟弟們一起在榜文上仔仔細細的找。
錢春苗見蘇家無人搭理她,覺得沒趣,挖苦道,“有些人想要孫子走科舉仕途,也得看看自己孫子有沒有那個文曲星命!不然就是白往坑裡砸錢!哪像我家金寶,天資聰穎,是人中龍鳳,一考就考了個童生試案首呢!將來啊肯定比某些人有出息!”
挖苦完,她驕傲的牽著金寶離開。
現在金寶中了童生試案首,接下來還會繼續考秀才!真可謂是前途無量,孃家人就算知道她偷了婆婆的錢,拋下丈夫,獨自帶著兒子回孃家,估計也不會嫌她了,把她們娘倆當金子捧還差不多呢!
和錢春苗母子的高興得意不同,蘇家人十分震驚。
因為,榜文上真的沒有晏家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