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2 頁)
在坐眾將皆相互對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張任用奇怪地眼神看著我,無言亦無語。我立吩咐下人為張任看坐,道:&ldo;張將軍請入坐!&rdo;張任在想,此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說真的心裡有點虛,但是為什麼呢?可又說不上來。張任也免為其難地入坐了。
我對張任道:&ldo;昔日聞蜀郡人士張任,乃智勇雙全,未得一見,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張將軍憑一身超群武藝,還有&l;百鳥朝凰槍&r;槍法,而創下極高的名望,看來一定為老百姓做過許多實事,蜀中百姓有將軍乃福也,想必童老(指其師童淵)也為有此高徒而感到自傲才是。&rdo;
張任心想:此人為何知我師乃誰?我並無見過此人,也素昧平生,難道他是師父收的徒弟不成?依我知,師父只收我與&ldo;宛城侯&rdo;張繡,未曾聞還有個師弟啊!可是他又是怎麼知道的呢?也許是師父名聲大,被世人所知也是很正常的。可他知我槍法精髓&ldo;百鳥朝凰槍&rdo;,難道是趙雲這小子告訴他的?我與這小子交過手,依他的武藝,應能看得出我的槍法;嗯,準是這樣的。張任道:&ldo;蘭將軍過獎了,說到槍法,我沒讓我師父丟臉。&rdo;
我道:&ldo;的確,不過張將仍乃學藝不精,不然為何敗在趙將軍手中呢?&rdo;
這時,趙雲道:&ldo;主公,當時我與張將軍戰二十餘回合亦未分勝負,為何主公說子龍勝張將軍了呢?&rdo;
我道:&ldo;子龍,此事你不知,當時張將軍知敵不過你,故退而令將士齊攻而來;如果張將軍敵得過子龍,為何不在勝過子龍之後,趁士氣大增時令兵出動來攻呢?而張將軍並非,是乃張將軍不敵子龍也。&rdo;
張任一聽,笑道:&ldo;昔日聞蘭飛將軍運籌帷幄,今日一見令張任大開眼見。不錯,趙雲將軍之武藝的確在在下之上,趙將軍之槍法也令在下十分佩服。如若當日再戰下去,我亦是敗於趙將軍之下。&rdo;
我道:&ldo;張將軍此言詫矣!你與子龍乃同出一門,皆乃武術名家童淵之徒。如若以童老前輩所傳授的槍法,你二人再戰二十回合亦難分勝負。但一個人光憑師父所傳之藝而成名於世,也只不過是虛浮一時罷了,而子龍卻憑自己的悟性與資質自創一套&l;七探蛇盤槍&r;,比其師父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do;
趙雲道:&ldo;主公,我未曾與你說過我的師父謂誰?也未曾與主公交過手,就我自創一套&l;七探蛇盤槍&r;為何主公也知得這般明瞭?&rdo;
在坐眾將皆被我所說所吸引,他們對這些簡直是聞所未聞。孔明搖著羽扇對張松道:&ldo;永年,你可見知到主公之見知乎?&rdo;張松直是不停點頭。
我又對在坐眾將道:&ldo;武術名家童淵本只收收徒二人,一人是&l;宛城侯&r;張繡,另一人便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l;百鳥朝凰槍&r;,並且闖下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收了趙雲為關門弟子,誰也不知。趙雲學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l;七探蛇盤槍&r;。初戰成名於公孫贊與袁紹的戰役,當大將文丑追殺公孫贊時,趙雲單人獨騎殺敗文丑,槍挑鞠義,保護公孫贊,並助其反敗為勝。子龍,你說我說得對嗎?&rdo;
趙雲道:&ldo;主公,果真乃見多識廣,令子龍不得不佩服。&rdo;
我對張任道:&ldo;張將軍,今日你們師兄弟相見相識,真乃一大快事,今日我特略備酒菜,為此慶賀,請將軍入席。&rdo;
張任理直氣壯道:&ldo;我憑什麼就此相信你?你苦心積慮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讓我張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