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煤礦和鐵礦,整編東北軍(第1/2 頁)
目前的錦州處於軍事管制狀態,以黃煥然為首的新一師中高層將領以及軍官成立了錦州市臨時軍管政府。
好在錦州市失守並沒有多久,還是有些中低層的官員可以用。
倒是減輕了不少壓力。
不然的話整個錦州市市政府都要進行以及大換血。
對於漢奸和叛徒,張學銘是零容忍的,眼中揉不得一粒沙子。
“司令,好在日軍佔領時間短,很多糧食沒有來得及運,也沒有來得及銷燬。
目前我們共收繳糧食可供當前軍民五個月食用,完全能夠滿足所需。”
聽到糧食沒有問題之後,張學銘心中才鬆了一口氣。
糧食一旦出現問題的話,那麼問題可就大了。
“電力問題呢?目前的供電足夠全市所需嗎?我準備建設一個百萬噸產量的鋼鐵基地,能保證供電所需嗎?”
黃煥然點頭說道:“錦州目前的發電主要是依靠火力發電。
如果實行電力管控的話,應該是可以保證的。”
張學銘皺眉說道:“我不想聽到應該這兩個字,我需要一個確切的回答,能還是不能?”
黃煥然有些為難,遲疑道:“司令,對不起,我並不是很清楚,但我會竭盡所能保證供電需求。”
對於政務方面,黃煥然幾乎沒有接觸過。
現在讓他去處理這些問題,的確有點趕鴨子架的意思。
軍管政府只能維持基本的運營,想要真正的發展起來,還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構架才行。
但他現在手中卻並沒有可用之人,看來還得從外面想法才行。
突然他的腦海當中浮現出了一個人的身影。
如果他能夠來幫忙的話,那自己就能輕鬆很多了。
至於能不能請的來,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張學銘只能無奈點頭。
電力的問題應該不是特別大,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原材料的問題。
也就是鐵礦石和煤炭。
東北並不缺鐵礦和煤礦,但這些礦產都在日軍的區域之內。
錦州到山海關一帶並沒有什麼礦產資源。
所以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了。
東北沒有這些東西,華北倒是有,而且數量還並不少。
華夏共有四個特大鐵礦帶,其中一個就在遷安一帶,總儲量高達五十億噸。
這個鐵礦帶埋藏很淺,可以露天開採。
而遷安就在唐山以北,山海關以西,距離山海關也不過才幾十公里的路程。
目前整個整個唐山都在王以哲的控制當中。
所以鐵礦的完全不是問題。
煤礦就更不用說了,唐山的開灤煤礦可是北方的大型煤款之一。
煤鐵這兩樣最重要的原材料都沒有問題。
不過他隱約記得遷安鐵礦是在五六十年代才被發現的。
開灤煤礦的話,李鴻章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開採了,到可以直接接手。
他當即對黃煥然說道:“馬派軍進駐遷安,同時請一支勘探隊伍進行探勘,這裡有大片的鐵礦帶。
探明之後馬安排人員進行開採,速度要快。”
黃煥然敬禮道:“是,司令,保證完成任務。”
黃煥然離開之後,蔣方震找門來。
“司令,王以哲他們該怎麼安置?他們的部隊該怎麼安置,這必須得您安排一個章程。”
目前投靠他的東北軍旅長就有15個,還有四個炮兵團的團長。
這些人光是兵力加起來就超過了十萬,達到了十三萬左右。
佔據了整個東北軍的一半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