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ldo;畫屬下不大懂,不過,也瞧得出來這是名家手筆。&rdo;
蔡廷初一笑,頷首道:&ldo;揚補之的墨梅雅韻孤標,最見凌寒獨開的風骨。&rdo;一邊說,一邊慢慢把畫捲了。聽他這樣一說,虞紹珩方知面前這畫乃是南宋的畫梅聖手揚無咎的傳世之作,時謂&ldo;得補之一幅梅,價不下百千匹&rdo;。他還未來得及感慨,便聽蔡廷初道:
&ldo;前陣子我到皬山,正巧碰見夫人畫梅,亦極讚揚無咎的墨梅清逸。這《四梅圖》畫的是梅花從含苞到將殘,一共四幅,棲霞存了一幅盛開的,這幅畫的是初綻,我上個月碰巧得了,正好拿給夫人玩賞。&rdo;他說著,將卷好的畫悉心放進畫盒,隨手便遞到了虞紹珩面前,彷彿這無價之物亦只是尋常,&ldo;你代我轉告夫人,餘下兩幅等我有機會尋到,再送過去。&rdo;
紹珩連忙雙手接過,肅然道:&ldo;那我就先替家母謝謝您了。&rdo;
虞紹珩的指腹推磨著那畫盒上的木紋,心道,這樣不世出的驚絕之作,哪兒那麼容易就&ldo;碰巧&rdo;讓蔡廷初接連碰上兩幅?根本就是聽母親說起,才去刻意搜羅的。蔡叔叔這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位子,弄一幅來也不是難事,不過,他還特意提了&ldo;餘下兩幅&rdo;。若真是沒影的事,要等&ldo;有機會尋到&rdo;,現在便根本不需提。他既是說要&ldo;再送過去&rdo;,那就十有八九是尋到了,只是一併送來太惹人眼目;又或者是畫已經尋到了蹤跡,一時還未到手‐‐這樣的收藏皆是主人心愛之物,甚或家傳之寶,也不知道部長大人是怎麼弄到手的,有機會他得好好學一學。
作者有話說:
注+題外話:吐槽節烈&r;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國家,於人生將來又毫無意義&r;是魯迅先生。
著名的《新青年》雜誌從1918年開始討論&ldo;貞操&rdo;問題,魯迅、胡適和周作人這些後來在政治和文學方面,旨趣各異的名人,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中倒是有共識,認為是貞操的前提是愛情,如果夫妻之間沒有愛情恩意,就沒有貞操可說;而這一點應該是兩性共同遵守的,並不侷限於女性。
從當時知識階層的觀點來看,更多的把貞操和戀愛劃在一國,而非婚姻。這一點跟現在略有差別,可能是我朝在兩性關係上壓抑太久,人們把愛情的位置放得比較高,認為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如果戀愛消失,婚姻也應該消失,離婚不算沒節操。
當時的討論,目的在於解放女性,然而從父權和夫權之下被解放出來的女性,也同時失去了庇護,在一個仍然由男權統治的社會裡,還是有很多杯具。有人看過《黃金時代》嗎?可能蕭紅就算是個這樣的例子。
16、春弄(三)
人間四月,最是天朗氣清。
天幕上刷著瑩瑩透亮的明藍,微涼的晨風拂在人臉上,細細的,帶著清新的草木香,像從女孩子頸間飄飛下來的薄紗巾,沾了主人的芬芳。
葉喆搖開一半車窗,從後視鏡裡偷看後座上的唐恬,小丫頭今天穿了件白底子滿鋪著檸黃碎花的連衣裙,打了寬褶子的裙擺剛剛掃過膝蓋,鮮黃的衣裳抬人臉色,粉白的小臉兒比她手裡橙紅翠藍的大蝴蝶風箏還鮮妍,好看得叫他忍不住吹了聲口哨,唐恬的臉就更紅了。
他原想提她一句:郊外冷,要不要帶件外套?轉念間就嚥了回去。冷怕什麼啊?她沒衣裳他有啊!衣裳不夠,還有他的人呢。
葉喆想著,滿意地舔了舔嘴唇,接著卻又開始腹誹:平時他們在一起,也沒見她這麼打扮過,不是穿她那件藍袍子校服,就是條鹹菜色的條絨背帶褲‐&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