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謎底(第1/6 頁)
劉淼感覺手心發熱。
頭上冒冷汗。
他沒敢開門。
沒敢動。
有腳步聲由近到遠。
淹沒在暴雨中。
是誰。
大半夜的。
管他哪。
劉淼灌一口酒。
半瓶酒很快下肚。
暈暈乎乎的。
膽子大了起來。
酒壯熊人膽。
他走到門口。
拉開值班室的門。
露出剛好腦袋能伸出的縫隙。
探頭左右掃描一圈。
對面食堂老霍頭房間有燈光。
忽閃忽閃的。
老霍頭回來了。
劉淼想。
關上門。
插銷插好。
坐回椅子。
雖然喝酒了。
可一點睡意沒有。
腦子裡回想剛才聲響。
老霍頭房間裡的燈光。
開學還有15天。
按理老霍頭不會這麼早回來。
幾年沒回去了。
一定多待幾天的。
那會是誰?
難道是?
劉淼想到這不寒而慄。
渾身起雞皮疙瘩。
學校有些傳說。
關於老霍頭的。
老霍頭家山東曲阜人。
孔子的家鄉。
當地的廚子。
不是飯店那種。
是做大鍋飯的。
參加過抗美援朝。
做飯伙頭軍。
53年吧。
聽他酒後講的。
他背口大鐵鍋。
剛剛跨過鴨綠江。
傳來志願軍。
38線板門店簽署和平停戰協議。
意思老霍頭沒到前線。
美國鬼子影子沒見到。
勝利回國了。
部隊授予他支前模範稱號。
入朝前一夜
他火線入黨。
憑榮譽每年國家補貼幾十塊錢給他。
具體不知道補貼多少。
他沒講。
這段經歷是老霍頭一生的驕傲。
遇喝大酒。
逢人講他朝鮮傳奇故事。
劉淼聽他講過一次。
那次。
老霍頭不止講他傳朝鮮奇故事。
還有一個少有人知的。
千里迢迢跑到外省來幫廚目的。
那時候。
沒有改革開放。
打工不叫打工。
叫僱工。
想起老霍頭那天說的一番話。
劉淼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老霍頭。
原名霍東進。
名字他爸起的。
他爸原是部隊做飯火頭軍。
好像在二野劉元帥的兵團當兵。
當時有部電影。
描寫二野千里躍進大別山。
電影太久了。
不記得名字。
他爸是部隊的伙頭軍。
戰鬥期間炸斷一條腿。
轉業回到山東曲阜。
給人做大鍋飯。
紅白喜事擺酒席的大師傅。
老霍頭和他爸學的手藝。
結婚後。
老霍頭一直在曲阜周邊忙工。
生下兒子霍兵。
霍兵長大後參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