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順(第1/2 頁)
喬英子到陸佰家呆了一天,除了她教的實質性內容,陸佰最大的收穫是喬英子教學的形式所帶來的啟示。
基礎知識可以比擬樂高各異的拼塊,而喬英子專題樣的教學形式,則像是拼塊間的組裝方式。
陸佰握筆伏案,仔細看喬英子最後舉出那一道題目。
x的定義域屬r,f(x)=f(-x),f(x)=f(2-x),當x在[0,1]時,f(x)=x3,又函式g(x)=|(πx)|,問函式h(x)=g(x)-f(x)在[-1/2,3/2]的零點個數。
喬英子的解法簡潔而清晰,甚至有些賞心悅目。
先分類討論,因為f(x)=f(2-x),而x屬於[1,2]時,(2-x)屬於[0,1],所以推出f(x)=f(2-x)=(2-x)3。
然後,討論g(x),熟知三角函式的性質,有x屬於[0,1/2]時,g(x)=(πx),當x屬於[1/2,3/2]時,g(x)=-(πx)。
考慮f(x),g(x)均是偶函式,做出二者的影象。
然後可見6個交點。
得解。
這裡混合奇偶函式三角函式週期性數形結合等等等等,喬英子淋漓盡致展示了她對知識得心應手的應用。
陸佰反覆揣摩,沉思之後,在喬英子筆跡的空白處寫下兩行式子。
法2:f(x)=f(-x),所以偶函式,所以f(x)=f(2-x)=f(x-2),所以週期為2的週期函式。
且f(0)=f(1)=0。而g(x)=|(πx)|,且g(0)=g(1/2)=g(-1/2)=g(3/2)=0
陸佰眼睛明亮,對於知識與解題有了嶄新一層的認知。
基礎與技巧,彷彿內功與招式,兩者相互依存,就像內功借招式的形式表現出來,高考出題人就是透過解題技巧的使用來考驗學生對基礎內容的靈活掌握。
“所以我做的沒錯,先把知識一氣背熟,未來再去掌握它們的使用技巧吧!”
高三生的日子一天天過去。
昨天似乎與今天沒有區別,明天也未必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做不完的習題,沒有盡頭的考試。
雖然也不知道老師們為什麼每節課都能講滿四十分鐘,但他們日日強調的時間緊迫在日日重複下,學生們感到的卻是一種麻木。
但喬英子覺得生活越來越的舒適,在老媽那裡,她依然是乖孩子,每天早晨告別老媽之後,便偷到小區里老爹的據點,玩了一個多少小時的樂高才去上學,同時她也掌握到了陸佰的弱點,即使他像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她一記學習之道打出,便乖乖在她的手掌下聆聽微言精義。
陸佰隨著學習進度的不斷推進,他既感到時間急迫,又感到一種節奏暴動不受控制的前兆。
所有問題的原因其實集中在一處——內容太多而效率太低。
他固然是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學習,但自身大腦的硬體水平卻很勉強。
尤其隨著內容鋪開。
具體的講,數學上他推過集合、函式,學到平面向量的定比分點公式。
物理上,他學到了圓周運動的離心運動。
化學上、生物上
同時,每日記憶大量單詞與漢字語音。
繁雜的學習內容衝擊著他的大腦,產生了知識點間的衍射混雜,造成了知識點的不清晰與似是而非。
比如多個化學方程式之間的係數與條件張冠李戴。
下午五點,陸佰在天台劇烈喘息,高強度的波比跳讓他心率飈到一百九,他能聽到自己急促的心跳聲,泵出的血液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