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5 頁)
這一日之後,方邃開始在中華大地上四處走動。
他的足跡遍佈神州南北,在這文明初始的時期,四處尋覓玄機神異之處。
他曾深入南嶽衡山,這裡也是華夏大地上,種種神話傳說交織的一處源頭所在,傳說中更有火神祝融的墓地葬在這裡。
可惜方邃在衡山流連多日,足跡踏遍百川,卻始終沒有任何發現。
直至他即將離開前的一日深夜,天地交泰,陡有驚雷陣陣,閃電劃破了長空。
適時方邃正盤坐於一處山巔,運轉體內力量,聞雷鳴之聲而驚醒,但見天空中雷威肆虐,交織炸閃,繼而又有大雨狂灑,天地間一片茫茫虛渺,萬物都被籠罩在雨幕裡。
方邃就在這有如開天闢地的暴雨雷鳴之夜,心生異感,轉頭遙望遠處。最終,他在茫茫大雨裡疾行,來到一處山壁下。
他在那山崖峭壁上,看見了一幕驚人的情景。
那崖壁在天際的浩然閃電劈擊下,發散著微光,整個山體朦朦朧朧的化成一方隱隱顯現的神碑。
那古碑高聳接天,無限巍峨,以山壁為碑面,其上顯出奇特的圖紋,但都很模糊,無法具體看清圖紋闡述的是什麼。
此般驚奇的變化,同時引起了衡山區域不少修行之人的注意,很多人和方邃一樣,來到這座由雄峰衍化的穿天古碑附近,站在大雨中仰望,人人無比震動。
方邃立在碑山對面一處小山之巔,昂然矚目著那山峰所化神碑,面上不斷顯出深思之色。
他記得穿越前有一個傳說,相傳大禹當年為了治水,曾走遍三山五嶽,最終在衡山得見仙人下凡入世,親傳他一部蘊含仙秘的金簡玉書,他依書中之法,這才最終得以成功遏制水患。
事後,大禹立了一方神碑在衡山內,相傳其上記載著一樁與仙魔相關的莫大秘密。
這一傳說出世後,使得各個時期,都有無數人在尋找這方古碑。
據後世記載,在唐朝德宗時期,著名文學家韓愈就曾經得到一部古籍,其上寫著‘禹碑’二字,還有一張方點陣圖,明確指出禹碑就在衡山。
韓愈因此尋遍衡山,但可惜始終無緣得見這面傳說中的神碑。
他後來在‘岣嶁峰’一詩中寫道:“千搜萬索竟何有,森森綠樹猿猶悲。”的詩文,來表達沒有尋到禹碑的遺憾。
另一首劉夢德的詩文上,又一次透漏出大禹碑的線索,其上記述著“祝融峰上有神禹碑,文蛹虎形·······”等字樣。
如上種種傳說,在方邃腦內一閃而過,他的雙目,陡然發出驕陽般璀璨的光色,穿透了茫茫雨幕,看向那化作巨山的古碑。
古碑在方邃眼裡清晰了起來。
他看見碑內的模糊圖紋裡,似是封禁著一個水浪肆虐的世界。那碑內有無邊大水,不斷的衝卷,像是在撼動神碑的封禁,勢若天河騰空,蔚為壯觀。
最奇妙處,在於那碑內水浪,時而奔騰流淌,構建出種種令人驚歎的形態。
從某一角度看,那水浪交織之際,像極了一幅幅巨大至不可想象的圖騰,似乎是在傳達著某一種‘水’的真機妙諦。
而那無邊大水下,還有一尊龐大的陰影浮現,像是一隻不可想象其龐大的海獸。
這一幕幕情景,讓方邃想起曾經在埃及神廟內,見過的一副眾神治水的畫面,那水下也曾有一頭巨獸的身影隱約浮現。
這兩幅畫面何其相似。
但是很可惜,除此外,方邃再未從禹碑上得到更多的訊息,也無傳說中蘊含仙秘的字文出現。神碑最終隱入了山體內,再未出現。
其後一段時間,方邃居於衡山,希望能有機會再見禹碑出世,但此後縱然再有天降暴雨,雷閃交加的夜晚,那巨山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