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1.2 羅傑的發展(第1/2 頁)
1831年12月7日,羅傑偷渡進入拆納帝國的外東北,逃過了沙皇的警察追捕。
他身上幾乎沒有任何金錢,而當時的東方還是閉關鎖國的狀態,對外人很排斥。用東方人的話講,囉薩人就是“毛子”,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
雖說如此,但是當時的外東北還是有一些囉薩民族的人的,東方人也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現在的俄羅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當時被稱為“歸化族”,史書稱之為“色目人”。歷史上俄羅斯人大批進入中國的最早記載,是元朝文宗皇帝時,徵調金帳汗國境內的1萬名羅斯軍人入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充扈衛親軍,並賜給土地令其耕種。)
羅傑首先混在歸化村中做工。在賺取足夠的路費後,羅傑就前往海參崴(即現在的符拉迪沃斯託克,一個不凍港)。
“浪費了太多時間了。”羅傑心裡想著“不過也不是毫無意義,至少了解到了很多風土人情,他國政策。”
同時在這些時間的休養下(相對於挖西伯利亞土豆,在這做工簡直就是天堂),羅傑的身體恢復了很多,雖然還是有些暗疾,但是至少不會太影響到生活了。
“下一個目的地,澳門!”羅傑經過檢視地圖以及瞭解到東方對於外國人的政策(也就是“一口通商”,即廣州,同時還有“夷商只能住在商館內、不能在廣州過冬、女眷不能帶到廣州,只能留在澳門、不能坐轎子、不能學中國話”等等)後決定的。
在漂了差不多14天后,羅傑終於到了澳門。1835年1月,羅傑到達澳門,開始了計劃。
首先就是聯絡軍方。在軍隊裡,他的人脈還算可以,雖然不說一呼百應,但是求他們幫個小忙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最先聯絡的,就是貝根道夫,也就是軍隊的代表人。貝根道夫作為軍隊領導者,深諳政治是軍事的根本,軍事是政治的延伸。他對軍隊的建設不算很上心,而對政治的熱情很高。
“押寶不能只要一個。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軍隊從來不缺發展,任何時期的囉薩都很重視軍隊的建設,所以軍方需要的,更多的是穩定。
貝根道夫指出,不論是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軍隊都應該搞好關係。至於羅傑,雖然現在的他還是一個雛兒,但是他的品質讓貝根道夫欣賞,身後背景也算可以。
在得到了軍隊的支援後,沒有任何身份的羅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軍方的態度。
之後,就是組建自己的勢力。
在被便衣警察抓過一次後,羅傑清楚的認識到,要想推翻沙皇,必須要一個強有力的,聽從指揮的組織。
“沙皇對國家的控制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動搖的。地主階級的勢力依舊是最強的。”羅傑清楚,現在和地主階級硬碰硬,就是拿拳頭去打鐵板。
“要聯絡各勢力,要分化貴族。貴族從來不是一根筋,其中大多數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賣國家的一群烏合之眾。”
“革命也不能依靠別人的賞賜,不能乞求貴族的仁慈。資產階級必須要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組織,這個組織毫無疑問必須強大,團結。”
羅傑確定了基本路線後,就開始在國外發展勢力。
1836年1月1日,這是蘇泊菲退出政治舞臺的日子,蘇壴水接替他成為囉薩決策者的日子,也是羅傑成立救國會的日子。
救國會是要用革命來拯救我們的國家。羅傑在題綱中寫下這個句子。
“我們要完成革命這個最終任務,基礎路線就兩個:一是分化敵人,弱化對手,甚至化敵為友。二是爭取同盟,減少敵對,以至得道多助。”
在後面的日子裡,羅傑在國外為了自己心中的祖國奔走呼號,爭取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