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第1/2 頁)
聽到這個訊息的暫管夷地的邊境縣太爺面容有點扭曲……總感覺這操作這套路有點耳熟啊呵呵。
雖然輸送人才的方式不靠譜,但送過來的人才還是很靠譜的,一群未來夷地的官員們一個接一個醒過來,顯然已經適應了自家皇帝陛下和朝廷騷操作的他們沒多說什麼,帶著自己的團隊圍著秦門作為軍事將領(是的,文工團團長在這種情況下也算個不大不小的將領了)提供的夷地地圖,開始排排坐分果果,商討夷地治理的大計。
畢竟秦門從邊境借來的縣太爺只是暫代,做的是維穩工作,真正治理這片土地的還得要看他們。
秦門送走邊境的縣官之後,回過頭來湊熱鬧聽了一耳朵這群讀書人「開會」,讀作開會,寫作吵架,一群人引經據典,從整個夷地應該要以什麼依據做行政區域劃分開始,到夷地的百姓該以何為生,吵得秦門腦袋都大了,弓背收腰裝孫子一般躲了出去……
有這點時間他還不如去給公主殿下寫信聯絡感情!
姜夷之戰正打得快速且熱火朝天。
掛帥的大將軍和其他厚著臉皮蹭仗打的老將軍們本就期待著能打一場讓他們爽出一身汗的仗,而夷國這個地方,多數地勢平坦,少數有山丘和城牆,非常適合行軍,且夷國的軍隊以騎兵為主,四肢發達,但是打仗不愛用腦,將軍帶著謀士隨便用個計謀對面的夷國兵一定上鉤,一鉤一個準——
這就跟下象棋一樣,你每次佈置好的陷阱,對手都十分聽話地跳了進去,你每次期待對方做出的反應,人家就那麼恰好地能做出。
於是一場場戰役下來,幾乎每一場都是用計謀成功以少勝多的戰鬥,打得姜國的軍隊士氣一次比一次高漲,吶喊聲一次比一次響,爽到不要不要的。
據說他們接下來這一戰打算試試「空城計+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組合套裝連環計,把秦門聽得心裡癢癢的,公器私用,特地把文工團裡文筆最好的兩個編劇快馬加鞭送到前線去充當戰地記者。
「到時候送回來的報導先給報社用,再寫成各種說書段子,最後再影視化一下到大劇院排成話劇,可以再搞一個為了慶祝此戰勝利的大型娛樂活動……」在文工團團長和晉江文學城大老闆兩種身份之間無縫切換的秦門如是說。
等到姜國的軍隊攻破夷國皇城,成功擄了夷國的王一路押送返回營地的時候,秦門已經把文工團帶出來且已經排練了好幾波文藝匯演了。
戰爭勝利得意料之中,但夷地的治理卻沒有像朝廷一開始設想的那麼簡單。
夷地的百姓沒有姜國百姓那麼精明,因為留下來的都是普通老百姓和奴隸,易驅使,所以一開始大家治理各地都很容易上手,但接下來想要移風易俗、改變夷地這些老百姓的某些想法,讓他們不要有這種奇奇怪怪的等級觀念並且鼓勵念書卻很困難。
「因為他們信教!」某年輕官員憤憤不平。
「教義上說,他們之所以投胎成了個普通百姓當了奴隸,是上輩子造的孽,所以這輩子他們只能當個普通百姓或者奴隸,老老實實為首領幹活贖罪,下輩子才能投個好胎……個屁!」某灰頭土臉的官員忍不住爆粗口。
「老子若是信這玩意兒,還讀個屁書考個屁功名,一輩子在家種田得了!」
「若這一套有用,我姜國又如何能建立?」
一群人聲討了一番這種詭異理論,然後很快就忍不住哀嘆。
「雖然咱們不信,但架不住他們信啊……」
「我自己掏錢從商人那裡買來的糧種,據說只要種下去,有土有水就能長出果實來,這群人死活不種!非說什麼聖父說的,他們的地只能長出草,他們此生的使命就是放羊放牛養馬,然後獻給蒸神。」
「你這算好的了!某好不容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