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第1/2 頁)
「大國領土大人口多, 就算一場仗打輸了割地賠款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出事,完全可以蓄力重來東山再起,反敗為勝的機會太多。」
「但對於小國來講, 他們人口少領土也少,咱們姜國一個都城就抵得了他們一整個國家,他們輸不起,每一個對外政策都要慎之又慎,」禮部的官員翻了翻書,抽出他夾在書裡的地圖開啟給秦門看。
「如果要打,就得確保一定能打贏,如果確定自己打不贏,那就要迅速跪下來,跪得姿態越低越好,不然萬一對方一個發怒打過來,就算是滅了他們的國,那也不是什麼難事啊,要知道復國的可能性可比收復失地的可能性小得多啊,所以為了他們的國家,就算再丟臉,他們也必須要這麼做。」
秦門瞬間秒懂。
合著這是為了救國救民變得這麼臉皮厚的啊……
頓時連這種不要臉的行為都顯得那麼的令人尊敬了嘿!
而在各國使節花式秀自己向朝廷表示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對待貴國毫無敵意的同時,在禮部大人們的指點下明白了這些使節做這些事情意義的秦門也順勢而為,決定借著這股東風,把晉江文學城這家國有企業,往上升一升,成為一家跨國大企業。
在沒有上市概念的世界裡,這樣一個企業應該就是他能拿到的巔峰了!
古代社會人才輩出,尤其是都城這種被莘莘學子環繞的文化之都,想要找幾位會外國語言但科舉屢試不中的人才不說很簡單,但只要用心也能找得到。
秦門先僱傭這些通曉他國語言文字的優秀翻譯人才給晉江文學城的員工們上課,組織了一個夜校,專門在夜裡給晉江文學城的有志青年們上語言課,教他們學外國語言,等一幫人能夠進行最基本的基礎對話了(簡單來講就是會說吃了嗎,你好,多少錢,太貴了便宜點,謝謝你),他就又一次找到了已經在姜國都城表演了許久樂不思蜀的使節們,開始討論起了在這些國家開設晉江文學城旅行社分社的合作可能性。
雖說直接去當地開個旅行社也沒什麼,但是秦門還是覺得如果能得到這些國家的官方支援那就更好了,不說到時候辦各種證件會便利許多,萬一在當地遇到什麼紛爭,也不至於投訴無門。
各國使節們對於秦門的這個想法那就是舉雙手雙腳贊成呀!
他們其實也因為之前的種種無禮行為或者可能存在的不合適的行為在擔心姜國的朝廷會不會對他們有什麼不滿又或者不願意原諒他們,在姜國都城呆了那麼久,他們也看出晉江文學城和朝廷之間的聯絡有多麼緊密了——
官方報紙是晉江文學城出的;
六部大人每一個都上過晉江文學城的當家雜誌專訪;
朝廷早朝討論的種種政策都是晉江文學城第一個拿到手並廣而告之……
顯然,秦門和他身後的晉江文學城那就是姜國朝廷的喉舌。
而一旦他們能買通一個人的嘴,那麼距離買通這個人的身體(誤)也就不遠了。
說到底人家秦門也只是想到他們的國家開店而已,而且也不是隻是來賺他們國家百姓的錢、只把他們國家的百姓拉到姜國來旅遊,他們還會把姜國的百姓拉到他們的國家去呀,更不要說旅遊的路線、姜國百姓到時候來玩能去的地方都會經過他們朝廷的審核,確保絕不會去到那些敏感的地方,這樣互利互惠又能增加兩國友誼和好感度的行為為什麼不做呢?
做!
各國使節非常熱情,他們不僅同意了秦門的要求,還表示會為他們國家的皇室成員預訂第一波遊客名單,有些更厲害的甚至當場賦詩一首讚美了秦門的這個舉動,認為他這一舉動功在千秋,為兩國的和平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秦門:「……」
繼續吹!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