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大家不要笑!看我來審豬!」
這一句話配上少年一本正經的模樣,原本就議論紛紛的食客們頓時鬨堂大笑,引得原本在門口探頭探腦的過路人終於下定決心紛紛走了進來。
「什麼故事那麼好笑?讓我也來笑一笑!」
「好熱鬧啊,方氏菜館居然也請了說書先生?小方你不厚道啊,居然都沒提前和我們說。」
原本就對方氏菜館很熟悉的食客們本來還在往雲來樓走,一看雲來樓裡坐滿了人,再回頭看看對面自己一直有光顧的方氏菜館也請來了說書先生,頓時改了方向,一邊進到菜館裡挑了個自己熟悉的位置坐著,點了兩三個菜,一邊給菜館的方老闆方長打著招呼。
「聽說要審豬?審什麼豬?為什麼要審豬?」
「這說書先生看著年紀好小啊,講得怎麼樣啊?」
「……」
故事才開場沒多久,眨眼間方氏菜館已經座無虛席,聽完了前情故事的食客們熱心地給後面來的客人們普及故事背景,然後紛紛討論該怎麼找出小偷。
一時間,整個菜館居然人聲鼎沸,店小二在一張張桌子前穿梭,半年來第一次這麼忙碌,忙碌得歡喜,菜館裡凝滯的空氣都像是被這群客人給帶動了一般。
很明顯,秦門作為說書先生的應聘透過了。
……
《少年包三天》開篇的這個小故事其實使用的破案手法非常簡單,是一個在多數推理古裝劇裡都會出現手法,其過程大概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找一桶清水;
第二步,找個藉口讓所有嫌疑人主動摸出一文錢投進水中;
最後一步,指認兇手——那個把銅錢投進去會在水面上浮起一層油的就是兇手!
當然,這個推理的前提是買豬肉的老伯收錢一定會在銅錢上沾上油,而周圍其他人沒有一個手上會沾上油。
黑臉的頭上有一個月牙胎記(疤痕)的少年用「審豬」的藉口,借豬之口提出要向現場所有圍觀群眾討要了一枚銅錢,看透了他的套路和想法且顯然認識主角的白臉少年率先往桶裡面丟了一枚銅錢順便附贈給黑臉少年一個白眼,其他的圍觀群眾在白臉少年的帶頭下也紛紛往水桶裡丟了一枚銅錢,到最後,水桶遞到了那個被老伯抓住的年輕人面前,年輕人裝作無所謂的模樣,往裡面丟了一枚銅錢——
油從水中浮起,小偷也被抓住了。
重新拿回了錢的老伯很是激動,問出了一個所有人,包括在聽這個故事的食客們都想知道的問題:
「年輕人,你叫什麼名字?」
那個黑臉少年挺直了脊樑骨道:
「在下包拯。」
「大宋廬州包拯。」
……
深諳現代電視劇斷劇和各種網路小說斷章之道的秦門在喝水休息的時候知道自己被聘用,果斷把自己曾經追劇追書所受的折磨共享給了在場所有期待這個故事的人們。
在審完豬之後,臉黑黑的包拯在人群散去後特意去感謝了配合他完成整個破案手法的白臉少年,也就是他的同窗兼廬州府尹的公子公孫策,透過二人的對話向已經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裡的觀眾們透露出白臉公子公孫策的傲嬌、黑臉少年包拯的和氣以及二人在同一家書院念書是同窗的身份關係。
緊接著,又透過包拯急急忙忙給娘親送飯、恰巧破獲一件謀殺案的劇情向眾人揭示了主角包拯的家庭背景,他開醫館卻也同時擔任仵作的娘親、自幼失去父親家中貧窮的身世,和他曾幫助官府多次破案的聰明才智。
很快,與大宋有盟約的高麗國送郡主到大宋和親,途經廬州,送郡主和親的太子在當晚死於非命,一件令包拯揚名天下的奇案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