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道家天師(第2/3 頁)
筆字也是古拙俊雅,已成宗派之風,十分難得。
當時本想問王爺,是那位大家手書,只是一時沒騰出空來,老夫蝸居洛蒼山十年,卻不知新出了這等出眾的書家。」
嘉順親王一笑,目光往柳璧和賈琮站立的地方望去,說道:「那寫字之人就在眼前。」
柳衍修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他當然知道嘉順親王說的不是他的孫子,當看到柳璧身邊的賈琮,他神情不禁一愣。
他收拾心緒問道:「王爺是說,那幅般若心經就是那個孩子寫的,這怎麼可能,他才多大年紀?」
嘉順親王說道:「小王剛開始也不信,但昌言見那孩子親筆手書,絕不會錯,那孩子是榮國府一等將軍賈赦之子賈琮。」
柳衍修身為一代文宗,學養天究,見多識廣,也知天下天賦英才之士層出不窮。
但嘉順親王所言之事,實在有些突破常理,心中還是有些半信半疑。
他想起那日太上皇因新春在即,便在晉陽宮派了祈新宴,邀請他們這些致仕舊臣丶宗室宿老到宮中飲宴閒談。
那幅般若心經便懸掛在殿上顯眼之處,在座的這些老傢伙都是識貨之人,很快就有人注意到這幅絕佳字幅。
不少人都對精妙宏深的佛經,還有那風姿獨絕的書法讚不絕口,都認為兩者結合,實有鬼斧神工之妙。
柳衍修半生沉浸士林,見過的書法佳品不知凡幾,卻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字型,想是那書家自創。
當時太上皇眼中的得意與欣然之色,他還清楚的記得。
後來才知這幅字是嘉順親王獻給太上皇的。
一向沉浸佛學,又酷愛書法的太上皇,對這幅字愛不釋手,高興之下還賞了嘉順親王不少珍本古籍。
如今那幅令人驚豔的般若心經,居然說是這孩子所書,柳衍修心中震撼難以言表。
「璧兒,你還站在那裡作甚,帶那位小兄弟一起過來,拜會一下王爺和張天師。」
柳璧聽了這話一愣,祖父讓自己過去拜長輩也罷了,為什麼還要帶上賈琮?
賈琮聽了這話,心中一動,臉上卻不顯聲色,跟著柳璧走了過去。
此時嘉順親王丶柳衍修丶張宇真的目光都集中在賈琮身上。
柳璧出生大家,一貫也見多了世面,但今天這邊情景卻也少遇到。
不管是清貴才情的嘉順親王,還是執掌天下道教牛耳的張天師,都是扶鼎一時的大人物。
特別是那張天師,一身藏藍寬羽道袍,頭戴七星蓮寶金冠,一雙朗目光華灼灼,幽深無比,望著似乎能令人目眩。
這一時的情景氛圍,讓一貫大大咧咧的柳璧生出些莫名的緊張,臉上也流露出一絲窘迫壓抑之色。
倒是他身邊比他年幼許多的賈琮,舉止安穩不迫,讓柳衍修等人有些好奇。
他們見賈琮挺身秀立,烏髮如墨,雖有些消瘦,但五官俊美如畫,雙目清澈寧靜。
身披大紅猩猩氈斗篷,被遍地雪光映照,如同赤霞生輝,更顯卓爾不群。
即便面對眾人的審視,依然神態從容,不慌不躁,那股子氣度神情,在普通的孩子身上絕難看到。
柳衍修和張天師心中暗自驚訝,又是喝彩,賈家這樣日益頹敗的勳貴之門,還算有餘福,能養這等少年。
「晚輩賈琮,見過王爺丶靜庵先生丶張天師。」
嘉順清王笑道:「本王甚是敬服你的書法,今日算是見到真人了,少年人有你這般氣度才情,也算難得。
望你今日做好這錄事官,為楠溪文會添彩。」
賈琮回道:「王爺過譽,賈琮定竭盡所能,不負所望。」
柳衍修見他雖不過總角之年,但應對穩健清發,言語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