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陰陽脈象蘊玄機(第3/4 頁)
(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之脈俱搏,約二十天半夜死亡;二陰(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之脈俱搏,約十三天傍晚死亡;一陰(手厥陰心胞絡、足厥陰肝)之脈俱搏且鼓動過甚,三天死亡;三陰三陽之脈俱搏,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則五日死;三陽(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之脈俱搏且患溫病,不過十日死。
三、《陰陽別論篇第七》的歷史背景資料如下:
(一) 成書背景:
時代因素:《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社會急劇變革、思想文化繁榮的時代。各國紛爭不斷,人們生活環境動盪不安,疾病多發,這促使醫學的發展和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化。《陰陽別論篇第七》作為《黃帝內經》的一部分,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逐漸形成。當時的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學說、道家思想等對醫學理論的形成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陰陽學說被廣泛應用於解釋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為該篇中對脈象陰陽的論述提供了哲學基礎。
醫學傳承與發展:在《黃帝內經》成書之前,中國古代醫學已經經歷了長期的積累和傳承。從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草藥的初步認識、簡單的醫療方法,到夏商周時期醫學理論的初步形成,再到春秋戰國時期,醫學知識不斷豐富和系統化。《陰陽別論篇第七》是對前人醫學經驗和理論的總結與昇華,它吸收了前代醫學家的診療經驗和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同時結合當時的哲學思想和文化觀念,形成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
(二)文化背景:
陰陽五行學說的盛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應用。陰陽學說強調事物的對立統一和相互轉化,五行學說則將自然界的萬物歸結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並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在《陰陽別論篇第七》中,陰陽的概念被應用於脈象的分類和分析,認為脈象的變化反映了人體陰陽的平衡與失調。例如,文中提到“陽加於陰,謂之汗”,就是對陰陽相互作用的一種醫學解釋。
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思想主張“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強調順應自然、無為而治。這種思想對《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陰陽別論篇第七》中也體現了道家的思想觀念。例如,強調人體的健康狀態是陰陽平衡、順應自然的結果,而疾病的發生則是陰陽失調、違背自然規律的表現。治療疾病時,要根據人體的陰陽狀況進行調整,恢復陰陽的平衡,這與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三)社會背景:
醫療實踐的需求: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人們的生活條件艱苦,疾病頻繁發生。為了滿足人們對醫療的需求,醫學家們不斷探索和總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陰陽別論篇第七》中對脈象與疾病的關係的論述,是醫學家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觀察和總結出來的。透過對脈象的分析,可以判斷疾病的陰陽屬性、病情的輕重以及預後的好壞,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學術交流的活躍: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繁榮時期,各國之間的學術交流頻繁。醫學家們在不同地區行醫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經驗和理論,促進了醫學的發展。《陰陽別論篇第七》中的醫學理論可能是在不同地區的醫學經驗交流和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它反映了當時醫學家們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共同認識和理解。
四、以下是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面深度解析《陰陽別論篇第七》的內容:
(一)陰陽對立與統一
在脈象中,陽性脈象與陰性脈象相互對立,但又共處於一個整體之中,體現了陰陽的對立與統一。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脈象的平衡與和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