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舷做妻子的思想工作(第2/3 頁)
自己孩子的福氣。
經過了一大師批命,她更加堅定了趙宥澂是不祥之人的想法。
因此,李氏一直都不喜歡趙宥澂。
“母子”二人相處得像陌生人。
直到宇文拓成功問鼎,登上皇位,立趙嫣為後,趙舷以為他們會認回趙宥澂。
但趙嫣對了一大師的話深信不疑,擔心自己認回兒子後,無法護他周全,不敢認回趙宥澂。
趙嫣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她的長子已經做了權利爭奪的犧牲品。
然而,對兒子的思念日夜牽動著趙嫣的心,加上本就身體有虧,趙嫣就如同一朵美麗的花,在盛開之後漸漸凋零。
趙嫣去世前,在寢宮召見了自己的兄長趙舷與長嫂李氏。三人屏退左右,密談了兩刻鐘。
趙嫣將自己名下的私產全部交到了兄嫂手中,並拜託他們照顧好自己唯一的兒子,希望將來有機會能讓他與宇文拓相認。
趙嫣不求趙宥澂可以繼承大統,只求他能夠平安長大,一世無憂。
她相信,憑著她與宇文拓多年的感情,待到他們父子相認之時,皇上必不會虧待她的澂兒。
臨死前,趙嫣替翠柳和阮媽媽求了恩典,准許她們回到趙家。
趙嫣走後,母親金氏悲痛萬分,幾次昏厥。經一家人商議,決定將其送回了南郡休養。
南郡四季常青,氣候宜人,很適合養病。
,!
與金氏同行的還有當時年僅四歲半的二公子趙宥澂。
帶著年幼的孫子回到故鄉,看著趙宥澂與趙嫣日漸相似的臉,在府醫的精心調理下,金氏的身體慢慢好了起來。
祖孫二人在南郡一待就是十餘年。
如今,趙宥澂已然成長為了一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少年郎。
近兩年,金氏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擔憂孫子的前程和婚事,與趙舷商議,決定讓趙宥澂回京。
為了趙宥澂回京的事情,趙舷與夫人李氏特地長談了一番。
趙舷:“夫人,你看,當今聖上子嗣單薄,至今只有兩位皇子,且都是姬妾所生。
聖上對嫣兒的情誼你我都心知肚明。我想等澂兒過了十八歲生辰,破了大師所說得生死劫,讓他與皇上相認。
雖然,趙家有欺君之嫌,但是當年事出有因,我們又養大了澂兒,功過相抵,聖上再念及與嫣兒的夫妻情分,必不會怪罪於趙家。”
李氏點點頭表示贊成。
“澂兒認祖歸宗後,我們就很難再與他相見。他畢竟是皇子,君臣有別。他是個明事理的孩子,我們對他的好,他將來一定會回報我們。
雖說,我們不希望他去爭那個位置,但最後花落誰家,誰又說得準呢?
如果將來澂兒得勢,最受益的必然是將他養大的趙家!”
“你不替自己著想,也要替幾個孩子想想。洝兒、清兒單靠祖上的餘蔭,他們能走多遠?還有媛媛的婚事!”
幾句話直戳李氏的心窩。
“如果想讓趙家更上一層樓,我們只能依靠宥澂!支援宥澂!幫助他得到他應得的!畢竟他才是當今聖上唯一的嫡子啊!”
所以說,最瞭解彼此的還是枕邊人,趙舷幾句話說得李氏非常心動,彷彿兒子女兒的大好前程就在眼前。
她轉念一想,又擔心起來:“但是,宥澂的身體一直不好,要怎麼辦?”
趙舷一聽這是思想工作見了成效,趕緊趁熱打鐵:“等澂兒回來,我們再多請一些名醫幫他看看,母親說他從小習武,如今身子比我們兒時要好些。”
“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次宥澂回來,對他好一點!我去與清兒說,你去與媛媛說一說!”
李氏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