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似是而非的遺蹟(第2/4 頁)
。
李承乾沒有打擾孩子,走到邊上的兩儀殿,就有內侍上前來報,道:「陛下,來濟找到當年周幽王留下的烽火臺遺蹟了。」
李承乾問道:「那烽火臺還在嗎?」
「回陛下,烽火臺不在了,倒是挖出了一片瓦礫與砂土,來濟推斷這就是當年留下來的痕跡。」
李承乾道:「他能這麼說多半是沒錯的,來濟通曉史書,有史料佐證的位置大概是對的,讓工部派一些人過去,將那個地方圍起來。」
聞言,正好路過的蘇婉與寧兒停下腳步。
寧兒的神色帶著些許凝重。
蘇婉道:「陛下是要重建周幽王的烽火臺?」
李承乾擺手道:「當然不是了,朕只是覺得將那片地方圍起來,警示以後的皇帝別成為周幽王。」
寧兒這才頷首道:「陛下聖明。」
來濟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周幽王留下的遺蹟還不可知,那是一千多年前西周王朝的事了。
山川地勢都改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哪裡能找到周幽王的烽火臺地點?
就連驪山的樣子恐怕在這千年間都換了好幾次。
當然了,遺留的實物肯定是找不到了,早就化作了塵與土。
來濟也只是找尋到一個大概的位置,就當作是遺蹟了,讓故事繼續流傳下去。
小鵲兒帶著她的弟弟妹妹而來,道:「父皇,來下棋。」
兩儀殿內,李承乾與孩子們下著棋,一個人同時應付三個孩子,三個棋盤。
皇城內,于志寧不知道自己喝了幾杯茶,出了承天門,便去解手了。
回到中書省之後他又解手三趟,剛坐定於志寧道:「近來與陛下談國事越來越費茶了。」
吏部侍郎杜正倫好奇道:「陛下又說什麼國事了?」
于志寧道:「都是禮部的事,與老夫無關。」
杜正倫稍稍頷首,接著又道:「陛下如今勤政,我等還需多費心。」
長安城內,除卻四大學館,李泰打算重新建設國子監,將國子監搬離皇城,在安邑坊的崇文館邊上又新劃了一片地,建設一個翰林館。
廢除國子監的決定是魏王李泰做的,由陛下准許的。
以往國子監的陳舊規制必須廢除,就像是大唐要重新規劃稅法,一切都是新的。
朝中從來沒有說過新政,但種種跡象來看,皇帝就是在施行新政。
一種從未給見過的旨意,一種從未給見過的政令,並且在皇帝的旨意下,從頭到尾都沒說這是新政,但這就是新政。
關於新政的言論此起彼伏,李唐要變了,李唐要變得不一樣了。
平日裡,李世民雖說住在村子裡,但閒暇之餘還是會來長安城走動的,今天來長安城吃麵。
長孫無忌說這家麵店的面很好吃,便過來嚐嚐。
雖說天氣轉暖了,可乍暖還寒,這個季節的風還是很冷的,雖說釣魚是件很放鬆的事,可李世民覺得自己也不能像兒子那樣釣魚。
承乾自小就是這樣,不論做什麼事都是不分嚴寒酷暑的。
李世民吃了兩口面,也不覺得這店家的面有什麼特別的,這面的味道很一般,可能是宮裡的飯食吃習慣了。
再看眼前吃得正痛快的長孫無忌。
李世民索然一嘆,也不知道這傢伙吃個什麼勁,明明味道很一般。
長孫無忌將碗中的醬汁也吃完了,又道:「魏王殿下將國子監拆了。」
李世民道:「拆了也好,以前國子監還在的時候,朕就覺得心煩。」
李孝恭還在攪和著麵條,心說當年陛下也沒說國子監煩心,怎麼現在國子監要拆了,才說。
長孫無忌面色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